体表部位。见《银海精微》。即上睑。详该条。
【介绍】:见祝登元条。
病证名。即眼生长肉。详该条。
证名。症见齿缝疏豁不齐,又名齿疏。咀嚼时每有余物嵌入作梗。多因肾气不足或餐后挑剔成习,则齿缝愈疏。《仁斋直指方》:“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肾实主之。故肾衰则齿豁。”治宜培补肾元,用肾气丸加减。或用煅
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恶露不绝。详该条。
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即手心毒。见该条。
出《清异录》。为莎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幼幼集成》卷二方。即沆瀣丹,见该条。
古病名。出《素问·五藏生成篇》。多因积于腹中之寒气上逆所致。证见脐周绞痛,恶心,胃脘疼痛,吐出冷涎,四肢厥冷,脉象虚大等。《类证治裁》卷七:“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言脾受肝尅,气逆上升,《宝鉴
病名。《喉科紫珍集》上卷:“此症因受湿热郁气,七情所伤而起。初起靠舌根横生,红紫色,青筋直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