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指病人托着胸部仰面太息,这是肺气壅塞的被迫动作。
同肾阳虚衰。详该条。
证名。指因痰火而失神乱语。《万病回春·痰饮》:“痰话者,痰火作热,惊惕不安,错语失神者也。”治宜清火、豁痰、宁神。方用加减温胆汤等。参见痰证条。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衄血。详该条。
见《医宗金鉴》卷三十九。即阴暑。详该条。
儿科病证。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婴儿出生时咽下秽液,内扰于胃,生后当天或次日多次呕吐。将秽液污染的胃内容物吐净后,可自行缓解。
见《古今医统》。指月经。
详劳复条。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泄痢久下,失气劳冷,灸下腰百壮,三报。穴在八魁正中央脊骨上。”即位于骶骨正中点处。主治泄泻,久痢,难产;以及慢性肠炎等。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见《陆川本草》。为乌骨鸡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