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医钞类编》。即产后玉户不敛。详该条。
病名。见《疡科选粹》卷三。即乳蛾。详横鹅条。
用药法则。指补益或治疗下部病证的方药,原则上宜使用气味厚而效果快的急剂。如肾阳不足,阳痿精滑之症,用附子、肉桂等峻补肾阳。《素问·至真要大论》:“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适其至所,此之谓也。
见《针灸甲乙经》。即赤白带下。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刀豆,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SI13。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肩后,肩胛冈上窝内侧端,约当臑俞与第二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布有第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及副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肌支,并有颈横动、静脉降支通
病名。见《万病回春·泄泻》。即滑泄。详该条。
见《普济方》卷三百三十二。指月经。详该条。
出《灵枢·经脉》。即手少阳络脉,见该条。
病证名。目内陷“俗名陷睛翳,乃肾水绝矣”(清·王子固《眼科百问》卷下)。详目内陷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