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又名神光自现症、电光夜照。《证治准绳·杂病》:“目外自见神光出现,每如电闪掣,甚则如火焰霞明,时发时止,与视瞻有色之定者不同,乃阴精亏损,清气怫郁,玄府太伤,孤阳飞越”所致。今之视网膜刺激、闪辉
是治疗中气下陷的方法。中气指脾气。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荣养其他脏腑,若脾虚中气下陷,可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或不能制水而小便不利。均可用补中益气汤,以升提中气,脾气旺则诸证自除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引倪涵初方。陈皮、姜半夏、茯苓、威灵仙各一钱,制苍术、姜厚朴、柴胡、黄芩各八分,青皮、槟榔各六分,炙甘草三分。为粗末,加生姜三片,井、河水各半煎,饥时服,渣再煎服。治疟疾
见《四川中药志》。为山胡椒根之别名,详该条。
皮肤及肌肉的纹理。《灵枢·岁露论》:“人气血虚,……腠理开,毛发残,膲理薄。”膲理又是三焦通会之处。张志聪《灵枢集注》:“理者,肌肉之纹理,乃三焦通会之处,故曰膲理。”
间接灸之一。出《千金要方》。取厚3毫米左右的鲜大蒜片,以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上施灸。一般每次5~7壮。适用于疮疖初起,毒虫咬伤,瘰疬,肺结核等。
见《广西中草药》。为山扁豆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马牙半支之别名,详该条。
急腹症之一。属祖国医学肠痈范围。多因饮食失节,寒温不调,情志所伤,暴急奔走等而成。症见脐腹部走窜疼痛,数小时后固定于右下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伴恶心呕吐,寒热不适,进而热盛肉腐,瘀结成块,形成阑尾周围
①《幼科发挥》卷三方。苍术(米泔浸)、厚朴、陈皮、猪苓、泽泻、白术、茯苓各一两,甘草、官桂、草果仁各三钱。为末,面糊为丸,麻子大,米汤送下。治小儿一身尽肿。②即胃苓汤作水丸,治证同。见胃苓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