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歪头菜之别名,详该条。
①证名。与外感发热相对而言,泛指体内脏腑阴阳偏胜之热。宜辨虚实。《素问·调经论》:“阴虚生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素问·厥论》:“酒
①见《嘉祐补注神农本草》。为罗勒之别名。②出《韵略》。为芫荽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中国经济海藻志》。为鹧鸪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末医家。人称“绮石先生。”业医,尤长于虚劳一门。曾校前贤之书几千百家,得其精萃,参以己验,集成《理虚元鉴》两卷。书中提出治虚劳有“三本”,即本于肺、脾、肾三脏;“二统”,即分阳虚和阴虚。其
见《中药材手册》。为巴戟天之别名,详该条。
练功方法之一。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五指微屈,掌心朝前,用力迅速抽出,旋即掌心向上,迅速收回。
经穴名。代号BL55。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小腿后面,腘窝横纹中点直下2寸处,当腓肠肌二头之间。另说“在膝约中央下三寸”(《备急千金要方》);“委中下一寸”(《针灸大全》);“委中下四
①下垂至眉的长发。《灵枢·经脉》:“血不流,则髦色不泽。”②颠棘之别名。《尔雅·释草》:“髦、颠棘。”郭璞注:即天门冬。
病名。足部肿疡之一。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由气血亏损,湿毒下注而成。其症趾缝间肿痒流水,足底发热。如红肿热痛,溃破流脓者,属湿热偏盛;色白漫肿,痛不溃脓者,为阴寒凝结。湿热盛者宜宣通壅滞,内服仙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