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医疗工作者的一种职称。参见医师条。
病名。《外科启玄》卷四:“此疮发于神道、灵台二穴,乃督脉并膀胱经,多血少气。初起时不作寒热疼痛,紫黑色不破,里面先自黑烂。二十岁以后,不慎房事。积热所生。四十岁以上血亏气衰,厚味过多,所生十全一二。皮
荄,草根。草荄指以根入药的植物类药,见《素问·移精变气论》。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土儿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身体出现连贯成串的结块。多因肝失调达,气血凝聚所致。《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肝之经脉不调,气血失节,往往有筋结之患,不论骸体间,累累然若胡桃块状是也。”
病证名。指脏腑不调引起的不寐症。《症因脉治·不得卧论》:“在杂症门,则里热多而无表热者也。今注外感者七条,内伤者六条。”内伤不得卧,包括肝火不得卧、胆火不得卧、肺壅不得卧、胃不和卧不安、心血虚不得卧、
颏的俗称。详颏条。
见《明医指掌》卷十。即疳。详疳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即倪涵初治痢第二方,见该条。
【介绍】:唐代养生医家。撰有《养生纂录》1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