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即寸白虫病。《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食生肉,……变成白虫。”《备急千金要方·九虫》:“三曰白虫,长一寸。……白虫相生,子孙转多,其母转大,长至四、五丈,亦能杀人。”详寸白虫病条。
证名。见《外台秘要》卷十五。指感觉自身与周围景物旋转。又称头晕。《医碥·眩晕》:“晕与运同,旋转也,所见之物皆旋转如飞,世谓之头旋是也。”详头晕条。
用降抑的药物组成,具有降逆作用的方剂。如咳嗽气逆,痰多而稠,用苏子降气汤;气虚呃逆用旋覆代赭汤。
病证名。见《幼科金针》。又名伤乳、乳不消、乳滞。婴儿哺乳失宜,停滞不化而得。症见呕吐泄泻,吐出物与泄下物均有未消化的乳瓣,且有馊臭气,伴有面色青黄,发热,口渴,多睡,口疮,身渐黄瘦等。治宜开胃消导,先
见《广西中草药》。为古羊藤之别名,详该条。
经脉病候的一类。出《灵枢·经脉》。包括:①经脉所络属脏腑本身的病症。如手太阴经“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②脏腑病延及所属经脉,反映在经脉循行径路的病症。如手太阴经所生病还有“臑臂内前
见艾卷条。
伤食之一。《古今医鉴》卷四:“食者有形之物,伤之则宜损其谷,其次莫如消导,重者宜吐宜下,枳术丸、保和丸、备急丹之类,量轻重择用。”《杂病源流犀烛·伤食不能食源流》:“至于所伤之物既种种不同,宜各用主治
见杨敬斋针灸全书条。
证名。见《经验医库》。指呕吐因脾胃虚弱所致者。《石室秘录》卷三:“胃吐出于脾虚。脾气不下行,自必上反而吐。补其脾气则胃气自安。”宜用附子理中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