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重楼玉钥》卷上:“牙匡之上,逐齿红肿,骨中极痛不可忍者,名爆骨搜牙。若通牙床上红肿,或在外牙床肿者,或在内牙床红肿,口内作烧生痰,名搜牙风。”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用紫地汤、五味消毒饮等加减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系一般下级医官职务,官阶从八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指因寒所致的心痛。症见心痛绵绵不休,喜暖喜按,肢冷,溺清不渴,脉迟微细。治宜温化为主。《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外受寒,当温散;内受寒,当温利;久则寒必郁,当疏解
丛名书。汪绍达辑。刊于1929年。包括《叶天士家传秘诀》、《慎疾刍言》、《李翁医记》及(日)今村亮《医事启源》四种。
证名。见《赤水玄珠》卷三。指眼珠痛,参见目痛条。
病证名。赵献可《邯郸遗稿》:“孕妇背痛者,气所滞也,宜紫苏饮。”
东汉时医官职称。为太医监之下属官职,计2名。其职责是管理药物。
即清暑益气汤第二方作水丸。治证同。见清暑益气汤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槐角之别名,详该条。
出《脉经》。亦名双生、骈胎。指妇人一次怀二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