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散膏

散膏

指脾脏周围的一种组织。《难经·四十二难》:“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有人认为散膏可能是胰腺。

猜你喜欢

  • 汪机

    【生卒】:1463~1539【介绍】:明代医家。字省之,别号石山。安徽祁门人。父亲汪渭(公望)是当地名医。他随父行医几十年,成为当代名医。编著有《石山医案》、《医学原理》、《本草会编》(佚)、《读素问

  • 睥倦

    病证名。见佚名《双燕草堂眼科》。即上胞下垂。详该条。

  • 桐子树根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油桐根之别名,详该条。

  • 肺肾两虚

    泛指肺肾两脏同时出现的虚证。有肺肾阴虚与肺气虚、肾阳虚之别,多属久病耗损肺肾两脏所致。肺气虚、肾阳虚,可见咳嗽、气短、自汗、畏寒、肢冷,或见浮肿。治宜温补脾肾或补肾纳气。肺肾阴虚,可见咳嗽、盗汗、五心

  • 恶阻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亦名子病、阻病、病儿、病阻、病隔、选饭、恶子、恶字、恶食、妊娠呕吐等。是指妊娠早期出现的恶心、呕吐、择食或食入即吐,甚则呕吐苦水,或血性物者称为恶阻。有胃弱恶阻、胃热恶

  • 操纵

    亦称操纵指法。切脉时,先用轻指力,继而重指力,或轻重指力反复交替运用,以测候脉象。《重订诊家直诀》:“举而复按,按而复举,是操纵指法。”

  • 栝蒌牡蛎散

    《金匮要略》方。天花粉、煅牡蛎各等分。为细末,饮服一方寸匕,日三服。治百合病,渴不瘥者。

  • 食积泻

    病名。即伤食泻。何惠川《文堂集验方·泄泻》:“食积泻,或胀或痛,痛甚而泻,泻后痛减,得食又痛,粪色白者是。”详伤食泻条。

  • 地肤草

    出《范汪方》。即地肤苗,详该条。

  • 泛指颈项,或专指颈项的前部。参见颈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