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楸白皮

楸白皮

出《备急干金要方》。为楸木皮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丹增彭措

    【介绍】:清代藏医药学家。全名帝玛尔·丹增彭措。“帝玛尔”为寺院名(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印经院附近)。丹增彭措曾在该寺获“格西”学位(相当今日之博士学位)。出身于世医家庭,父亲多吉扎喜亦是著名藏医学

  • 泽前

    经外奇穴名。见《中国针灸学》。位于尺泽前下一寸,直对中指处。主治甲状腺肿大,上肢麻痹,前臂痉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阴精石

    见《本草纲目》。即玄精石,详该条。

  • 目中胬肉

    病名。《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此证生于目两眦,瘀肉努出,时觉疼痛,总属心火所成。然火有虚实,如大眦红肉深红色,心经实火也,宜黑参汤服之;小眦红丝色淡红者,心经虚火也:宜决明散主之。外俱用清凉圆泡

  • 螺盖翳

    病名。见清·黄岩《眼科纂要》。即旋螺突起。详该条。

  • 谢昆秀

    【介绍】:见谢玉琼条。

  • 针麻个体差异

    针麻术语。针刺麻醉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研究中发现,如在手术病种、针麻穴位、针刺方法、辅助用药等等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不同个体所取得针麻效果不同,这种差异称针麻个体差异。它和患者的精神类型,基

  • 痧麻明辨

    书名。1卷。清·华壎撰。刊于1879年。本书专论麻疹(痧麻),首为总论,次列正候、兼候、回候、变候及附候五类。每类又分若干节,介绍证候、治则等内容。末附治痧三方。

  • 十七椎穴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翼方》。位于第五腰椎棘突下方。主治转胞,腰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 饲鹤山人

    【介绍】:见尤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