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逆失血

气逆失血

病证名。指呕血气逆而致者。多因情志过分激动,肝火气上逆而然。常伴见胸胁满痛、烦躁而渴等症。《金匮翼·诸血统论》:“气逆失血者,血从气逆,得之暴怒而厥也。经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又: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是也。”可用小乌沉汤加芍药、生地、丹皮黄芩黄连之属。参见呕血条。

猜你喜欢

  • 袁大宣

    【介绍】:见袁句条。

  • 豆豉饼

    《医学入门》卷七方。淡豆豉适量。为末,用唾液和作饼,如钱大半分厚,置患处,以艾炷在饼上炙,饼干换药。治痈疽肿硬不溃,溃而不敛,及顽疮、恶疮。

  • 舌长

    病证名。系指舌长吐出口外而收缩无力。参见舌纵条。

  • 排风子

    见《本草纲目》。为鬼目之别名,详该条。

  • 陈唐夫

    【介绍】:见陈尧叟条。

  • 陈山堤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一作山提。撰《杂药方》10卷,已佚。

  • 发斑伤寒

    病证名。指伤寒见发斑的疾患。《伤寒括要·伤寒总论》:“伤寒发斑,因当汗不汗,当下不下,或未当下而早下,则热蕴于胃而发斑也。”《重订通俗伤寒论·发斑伤寒》:“凡斑既出,脉洪滑有力,手足温而神识清爽者,病

  • 热烂

    证名。眼弦之“春夏烂者为热烂”(《银海精微》)。系脾土蕴积湿热所致。宜清热祛湿。可服三黄汤加减,外用棉裹散薰洗,有瘀滞者可洗。

  • 天癸的简称。详该条。

  • 坤元

    坤为地,元为根元。指大地为生长万物的根元。《素问·六元纪大论》:“布气真灵,总统坤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