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麟
【介绍】:
见汤衡条。
【介绍】:
见汤衡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腕痈。见该条。
古病名。即中恶。《圣济总录·诸注门》:“论曰,志弱心虚,精神失守,忤犯邪恶,令人心腹暴痛,闷乱如死,无所觉知,故曰中恶,又曰卒忤。盖阴阳否隔,气道厥逆,上下不通,阳气散乱,故令不知人也。气还则生,不还
《银海精微》卷上方。黄芩、郁金、大黄、防风、栀子、当归、川芎、赤芍药、龙胆草。为末,每服三钱,食后酒调服,日二次。治睛珠疼痛,瞳仁渐变青白色.忽然凸起血丝缠绕。
病证名。见《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指血从口吐出,无明显呕恶及咳嗽。亦有泛指血从口吐出者。甚者可倾盆盈碗。多因酒热辛肥,郁怒忧思,劳欲体虚等因导致胃热壅盛,肝郁化火,或心脾气虚,血
【介绍】:参见许澄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山小橘之别名,详该条。
丛书名。周禹锡编。刊于1938年。包括《生理约编》、《病理约编》、《诊断约编》、《药物约编》、《处方约编》、《内科约编》、《妇科约编》、《儿科约编》、《瘟疫约编》、《医腾约编》共10种,书中以中医理、
病名。指痰多气壅引起的咳嗽。《证治要诀·诸嗽门》:“壅嗽,声重痰稠,或咳有血,以薄荷、生胡麻各一撮,细嚼,煎苏子降气汤送下。”参见咳嗽、痰嗽、痰饮咳嗽、痰积嗽等条。
中医学术派别的一种。汉·张仲景以后医家所创制的方剂,称为时方。后世医生凡主张不拘泥于《伤寒杂病论》既定的成方,而自行处方用药者,称为时方派。
病名。①指发于阴分的痹症,如骨痹之类。《灵枢·五邪》:“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②指阴邪所致的痹症,如寒痹之类。《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