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痀(jū 拘,又读gōu 勾)

痀(jū 拘,又读gōu 勾)

曲脊,亦作拘挛之意。《灵枢·邪客》:“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痀挛也。”

猜你喜欢

  • 肝热搐搦

    病证名。见《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肝常有余,肝热易发搐作搦,脉洪实者,为热胜,宜泻青丸。

  • 脏象

    指人体内脏机能活动表现的征象。其主要内容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以及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和气、血、精、津液等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素问·六节藏象论》:“脏象何如?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

  • 五疫

    多种疫病的总称。古人借五行而分木疫、火疫、土疫、金疫、水疫等。《素问遗篇·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

  • 谢缙孙

    【介绍】:元代医生。字坚白。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精通医学,于1333~1334年(元统年间)曾任医侯郎,辽阳路(今辽宁辽阳)官医提举。

  • 透斑

    温病热入营分,内迫营血,斑点隐隐欲出而使用清营透热之法,以清透斑毒。常用清营汤。《温热论》:“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成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急急透斑为要。”

  • 缠豆藤

    出《李氏草秘》。为菟丝之别名,详该条。

  • 胎中病

    即胎疾。详该条。

  • 舋(xīn 欣)疡

    病名。宋·苏轼《物类相感志》:“人身血气周身,不知几千息。人血行而壅则疮疖,于虚穴处则生核,谓之‘疡’,疮所生也。疮瘥,核亦消。”根据描述,相当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的续发性淋巴结炎。

  • 是淡的异体字。参见《淡寮集验方》等。

  • 蟾砂散

    《绛囊撮要》方。大蝦蟆一个,砂仁不拘量。将砂仁研末,装入蝦蟆腹内,令满,缝口,用泥周身封固,炭火煅红,候冷,将蝦蟆、砂仁研末,作三次服,陈皮煎汤送下。功能行气消积。治气臌;并治小儿疳疾,面黄肌瘦,肚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