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清末医生。字春渠。渺水(浙江海盐县西南)人,于1874年辑有《人身谱》1卷、《歌方集论》4卷,1891年刻行。
拇指。《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也指足大趾。《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番杏之别名,详该条。
见金匮钩玄条。
见《普济方》卷三百五十八。即疮痘喘、惊风喘,虚肿喘、吐泻喘、下痢喘。为邪胜正衰,元气将脱的危象。
病名。即上消。《证治要诀·三消》:“上消消心,心火炎上,大渴而小便多。”“消心之病,往往因欲饮食过多,及食啖辛热,饮引既多,小便亦多。当抑心火使之下降,自然不渴,宜半夏泻心汤。”参见上消条。
病证名。见《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暴瘖,猝痖也。”即暴瘖。详该条。
①出《本草拾遗》。为酸模之别名。②见《内蒙古中草药》。为獐牙菜之别名。各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双湖,又称观澜。江苏高邮人。久居兴化,著有《医学指归》(1848年)2卷,并曾对张元素之《脏腑标本药式》一书加以注解。
【介绍】:明末医家。字纯宇。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年轻时学医药,为人治病有良效。搜集历代本草书籍,加以辨疑证误和考订,编成《本草汇言》一书,由其子洙龙刻印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