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手法要领之一。出《灵枢·九针十二原》。意指针入皮下以后,进针时宜慢,出针时宜快,能使正气深入,为补。参见疾而徐则虚条。
出《本草经集注》。即钩藤,详该条。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金匮要略》。即甘草小麦大枣汤,见该条。
病名。《证治准绳·杂病》:“谓目不论何风,见之则赤烂,无风则否,与风弦赤烂入脾络之深者不同。夫风属木,木强土弱,弱则易侵,……赤者,木中火证;烂者,土之湿证。若痰、若湿盛者,烂盛赤;若火、若燥盛者,赤
见《寓意草》。即恶阻。详该条。
泛指外感风邪的病证。《素问·三部九候论》:“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
见《广西中药志》。为了哥王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夜间发热,或热至夜间升高。多因热入血室,或阴血不足,或血瘀所致。《证治准绳》卷一:“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入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夜热则行阴二十五度,四顺饮子。”《兰室秘藏》
见类方准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