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东北药用植物志》。即益母草,详该条。
病证名。疳疮的一种。①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九。即生下疳时,兼见痛引睾丸和阴囊坠痛者。②包茎水肿也称鸡膯疳。
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一。即鬼击。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舌卷囊缩。指上则舌卷曲不伸,下则阴囊收缩不下。《灵枢·经脉篇》:“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
经穴名,代号SI13。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肩后,肩胛冈上窝内侧端,约当臑俞与第二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布有第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及副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肌支,并有颈横动、静脉降支通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山橙之别名,详该条。
见《闽产录异》。为柚之别名,详该条。
即小儿寒厥,详小儿厥证、小儿寒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肺病源流》。即肺痿。详肺痿条。
见佛教经《四分律》。指月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