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肾疳

肾疳

五疳之一。又名骨疳急疳。多系先天不足,禀赋虚弱,患有解颅、鹤膝、五迟等病;复因嗜食甘肥,不知节制,以致脏腑伏热津液耗伤,日久肾阴枯涸而成。《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载肾疳“其候上热下冷,寒热时作,齿断生疮,耳焦脑热手足逆冷,吐逆滑泄;下部生疮,脱肛不收,夜啼饶哭,渐成困重,甚则高骨乃败。”治宜先用集圣丸(方见肝疳条),消疳解毒;继进九味地黄丸(《证治准绳》:熟地黄、赤茯苓山茱萸肉、川楝子当归川芎牡丹皮山药使君子肉)。滋阴养肾,兼以疗疳。如体质极端虚弱,宜大补气血,用人参养荣丸。②聤耳的别名。《保婴撮要》卷四:“小儿耳内出脓,秽不可近,连年不愈,口渴足热,或面色微黑,余谓肾疳症也。”

猜你喜欢

  • 刘甫

    【介绍】:宋代医生。著有《十全博救方》1卷。已佚。

  • 痰咳

    病名。一名痰嗽。指痰盛致咳。《医学入门》卷四:“痰咳,痰出咳止。胸膈多满。……痰郁肺经,咳则涎多。或结胸者,二陈汤加枳、梗、瓜蒌、黄芩、贝母,甚者鹤顶丹;痰积流入肺脘,久咳不得睡者,兜铃丸;痰因火动者

  • 中药炮制法之一,亦称焙。用微火加热,使药物干燥的方法。如菊花、金银花等放在烘房或烘柜内,使药物干燥而不焦黑。空气潮湿时,可用此法防潮。

  • 络血

    络脉中的血。《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入大经。”

  • 齿历

    病名。《证治准绳·杂病》第八册:“有齿历蠹者,由骨髓气血不能荣盛,故令牙齿黯黑,谓之历齿。”详牙齿历蠹条。

  • 鬼眼

    ①经外奇穴名。《神应经》:“癫痫、鬼眼四穴,在手大指足大指内侧爪甲角,其艾炷半在爪上,半在肉上,三壮极妙。”即位于手、足大指(趾)桡侧(胫侧)爪甲角处,左右共四穴。主治癫痫,精神病,晕厥等。艾炷灸3~

  • 木贼草

    见《本草经疏》。即木贼,详该条。

  • 脏厥

    古病名。即藏厥。指因内脏阳气衰微而引起的四肢厥冷。《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此为藏厥。”属寒厥重证,治宜四逆汤、附子理中汤及灸法等急救回阳。

  • 捕虫草

    见《福建中草药》。为茅膏菜之别名,详该条。

  • 齐仲甫

    【介绍】:南宋医家。宁宗赵扩时为太医局教授,分职主管产科。收集妇产诸病常用有效方剂,并附妊娠、产前、产后杂病病例,于1220年(嘉定13年)编成《女科百问》二卷(一名《产宝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