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痞鞭
鞭为硬之古体字,即胸中痞硬,详该条。
鞭为硬之古体字,即胸中痞硬,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六。又名中客忤、中客、中人、少小客忤。由于小儿神气未定,如骤见生人,突闻异声,突见异物,而引起惊吓啼哭,甚或面色变异,兼之风痰相搏,影响脾胃,以致运化受纳失调,引起呕泻、腹
见四总穴条。
【介绍】:见胡珏条。
泛指人体各种寄生虫病。古医籍记载的多指肠道寄生虫。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草血竭之别名。详该条。
五臭之一,焦为火臭,入通于心,故为心之臭。《素问·金匮真言论》:“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类火,……其臭焦。”临床上病人厌恶焦臭或自觉口有焦苦气味,常是火热内结,津液受损的病征,如《难经》谓:“故知
见《四川中药志》。即杉木根,详该条。
即染苔。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七叶一枝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