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车前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上腭痈。详该条。
【介绍】:唐代养生医家。撰有《养生纂录》1卷,已佚。
古病名。鬲,否鬲之意。因气血俱病,否鬲不通,而致半身不遂。《素问·大奇论》:“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类经·脉色类》:“胃气既伤,血脉又病,故上下否鬲,半身偏枯也。”
病证名。不孕症型之一。包括肝气郁结不孕。《傅青主女科·种子篇》:“妇人有怀抱素恶,……其郁而不能成胎者,以肝木不舒,必下克脾土而致塞,脾土之气塞,则腰脐之气必不利,腰脐之气不利,必不能通任脉而达带脉,
见《药材学》。为松节之别名,详该条。
见《植物学大辞典》。为溲疏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朱鸿雪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山藿香之别名,详该条。
胃与脾同属五行之土,胃为六腑属阳,故称胃为阳土。《脾胃论·卷下》:“胃者,阳土也,主动而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