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小儿秋季感受湿邪而引起水泻。《幼科发挥》:“秋月得之,伤湿泻也。其证体重,所下溏粪,谓之濡泻,宜渗湿补脾、利小便,胃苓汤主之。或升麻除湿汤(升麻、柴胡、防风、神曲、泽泻、猪苓、苍术、陈皮、甘草
【介绍】:见钱秀昌条。
药物学著作。2卷。清·唐宗海撰。刊于1893年。本书乃唐氏和他的学生张士让就本草学中的一些理论问题所作的问答整理而成。书中对于中西医药的不同理论观点,以及中药药性对人体医疗的相互关系等,均作了探讨。现
见《四川中药志》。为南沙参之别名,详该条。
秋令收敛之气。《素问·气交变大论》:“收气不行,长气独明。”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黄瓜痈。见该条。
一般多指阳萎症的病机。证治同肾阳虚,详该条。
书名。见《崇文总目》。1卷,已佚。
出《备急千金要方》。为芜菁子之别名,详该条。
踝关节内、外侧的圆形骨隆起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