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述》。为韭菜之别名,详该条。
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方。当归、黄芪、地黄、川芎、地骨皮、芍药各半钱。为粗末,水煎服。治疮疡痛不可忍。如发热加黄芩;烦躁不得眠加栀子;呕则倍加白术。②《证治准绳·女科》卷五方。黄芪、芍药各二两,
脉象。脉过于尺下部位,为阳气关闭于内,阴气被格拒于外,故称。《难经·三难》:“遂入尺为复,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
病证名。又称伤风头痛。指头痛由感受风邪所致者。《丹溪心法·头痛》:“如感冒头痛,宜防风、羌活、藁本、白芷。”症见头痛鼻塞声重,自汗恶风,脉浮缓等。治宜祛风解表,用芎芷香苏散、十味芎苏饮等。感冒头痛,往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黄连药材之一种,详黄连条。
病证名。恶阻症候之一。指妊娠早期发生的嗜食辛辣,嗜酸,厌油等,称为择食。无其他不适,可以任其选择所喜食物,过期自安。参见恶阻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澄甫。原籍歙县(今安徽歙县)人,迁居钱塘。世医出身,万历年间(1573~1619年)浙江疾疫流行,随父吴意(道川)行医,活人甚众。晚年编述其父著述,成《痘科切要》、《儿科方要》等
【介绍】:明代医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世医出身,家贫,刻苦读书,因母病故而潜心学习家藏医方,治病多效。并用所得报酬周济穷人。著有《保婴集》,未及完稿而死。
病证名。见《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三。发乃血之余,小儿头不生发,或因病后秃落,皆因伤其气血,气血损少,不能荣于发,故令发不生。治宜补益气血之剂,如八珍汤加巨胜子之类。
证名。指目视一物为两的证候。出《灵枢·大惑论》。亦作视一为二证、目视一物为两候。《灵枢·大惑论》:“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指汇聚于目中五脏六腑之精气,中邪而失却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