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朱丹溪《胎产秘书》。多因产后血出过多,心失所养,神无所归,或产后恶血不去,瘀血攻心所致。症见神志恍惚,或妄言妄见。气血虚弱者,兼见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自汗等,治宜补气血,方用滋荣益气复神汤(
经验方。见《中医外科学讲义》(上海中医学院》。煅石膏(将石膏先用人尿浸半年,洗净,再漂二月,然后煅熟),制炉甘石(药用剂量比例:9:1)。为细末,以麻油少许调成药膏,再加入黄凡士林(药粉与油类比例:3
与真阴相对而言。即肾阳。详该条。
大指的别名。
【介绍】:见金铭条。
厥证之一。即血厥,亦称郁冒。《类证治裁·厥症》:“郁厥亦血厥症。平居无疾,忽默默无知,目闭口噤,恶闻人声,移时方寤,由热升风动,郁冒而厥,妇人多有之。羚羊角散。”参见血厥条。
见《普济方》。为棘针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40卷。唐·王焘撰于752年。本书汇集初唐及唐以前的医学著作。“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数千百卷”(自序),进行了编选整理。卷1~2伤寒;卷卷3~6天行、温病、疟病、霍乱等;卷7~20心痛
传说中的上古时代名医。相传为黄帝之臣,精于针灸术。旧说黄帝与伯高等人论医药而创医药,为穿凿附会之说。
经验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茯苓、水蛭(滑石烫)、干漆(炭)、雷丸、大黄、僵蚕或蚕蛹(炒)、桃仁、黄连、牡丹皮、川乌、芫花(醋制)、橘红、五灵脂流浸膏。制成蜜丸,每丸重5克,每服1丸,1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