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小儿睡时惯常头部出汗,无其他症状者。详头汗条。
【介绍】:见石震条。
《内经》诊法对体表部位时划分。出《素问·脉要精微论》。详上竟上条。
髌骨的别称。详髌条。
古代医疗机构名。系专门为上层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保健组织。始设于金代,元、明、清各代均设太医院。其管理官员和医师等的职称常有变动,名目不一。如金设太医院提点、使、副使、判官等官职,总管全院的各类事务,并
①又称四性。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神农本草经》:“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温与热,寒与凉,只是程度上的差别。此外,还有平性药,性质比较和平,其中也有微寒微温者,仍属于四气之内,故称四气,而不称
病名。即蟠蛇疬。见该条。
出《灵枢·经脉》。即足阳明胃经。详该条。
病名。指患喉疾而症见呛食并有声哑者。《喉科指掌》卷三:“此症因伏邪在肺,声哑呛食,六脉迟细,甚属险症。”治宜疏风宣肺,利咽开音。方以六味汤加减化裁。可见于咽部肿瘤等症。参见呛食喉风条。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三。即酒刺、粉刺。详各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