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酱
出《药性论》。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药性论》。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陆成一辑。4卷。本书重点论述鉴别诊断。以病证为主,按气血、脏腑、身形各部及外科、妇科、儿科等依次排列,举凡相类证候,均进行了对比辨析,并阐述有关病机等内容,可供临床辨证参考。
即推拿麻醉。见该条。
又称房室伤、色欲伤、色劳。指性生活过度,使肾精亏耗,是虚损的病因之一。
经穴别名。《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外阳,在外踝上三寸,阳郄。”所指即跗阳。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人中疔。见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水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疳蚀疮。指承浆部位成片赤烂。清·吴溶堂《保婴易知录》:“生于唇下,或小儿赤烂,用甑盖上炊流汁涂之,重者以青蛤散涂之。”
证名。为疠风兼证。见《杂病准绳》卷五。由气虚而引起的,宜用四君子汤加升麻、当归;因元气下陷而引起的,服补中益气汤;肾虚者用六味地黄丸。
见《中国经济植物志》。为走马胎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骨痿。《医宗必读·痿》:“肾痿者,骨痿也。”详骨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