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宋·儿科医生。临安(今杭州)人。以擅长儿科名闻一时。据传有儿患乳搐心者,婴儿忽喑哑,不能出声。令以被裹小儿,掷之于地,儿大惊,遂能声言。时人称其医术高明者。
见《诗经》。为茜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鸡娃草之别名,详该条。
正骨器械。出《医宗金鉴》卷八十九。用杉木按伤处长短阔狭,曲直凹凸之形,制成数根长条形的小板,两头各钻一孔,以绳联贯,待骨折整复,以竹帘围裹后,加用此板紧缚。取其坚韧挺直,使骨缝无离定脱走之患。今仍沿用
病证名。见《金匮要略》。指鼻涕清稀如水,喷嚏频频。参见鼽条。
推拿穴位名。即气池。见该条。
出《吴普本草》。为女菀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岗松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见《经外奇穴汇编》。位于髂前上棘下方之凹陷处;或于维道穴斜下1寸处取穴。主治子宫下垂。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劳复证之一。见《诸病源候论·热病劳复候》。参见劳复、温病劳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