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斋直指方
见仁斋直指条。
见仁斋直指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巴豆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家。撰有《广黄帝本行记》,已佚。
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为萝芙木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又称伤胃吐血。《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伤胃者,是饮食大饱之后,胃内冷不能消化,则便烦闷强呕吐之,所食之物,与气共上冲踧,因伤损胃口,便吐血色鲜正赤是也。”详伤胃吐血条。
出《本草纲目》。为亚麻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王之翰《妇科胎产百病》。即经来呕吐。详该条。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栝楼之别名,详该条。
指食物之间的互相排斥与制约的现象,表现为改变食味,影响食物质量,降低食物疗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医书中记载及民间流传的食物相克较多,如狗肉忌绿豆,鳝鱼忌狗肉,鲫鱼忌鹿肉、猪肝和芥菜,豆腐忌蜜,葱忌蜜等
见素问直讲条。
病证名。指太阴经受邪引起的疾患。亦称太阴经证。宜辨虚实。《医学心悟·太阴经证》:“太阴经病,自古混同立言,故方药多错乱,今细按之,有三法焉。夫太阴有传经之邪,有直中之邪,有误下内陷之邪,不可不辨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