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为睡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陈尧叟条。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多因久病失血,或早婚房事过度,生育过多,乳众等耗伤精血,以致阴虚血亏,先见经期错后,量少,逐渐无血下达,冲任胞宫空虚,终成经闭。症见不思饮食,皮肤干燥,形体消瘦,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康维恂《眼科菁华录》卷上:“不论何时何风,见之则流热泪频频,原由肝胆肾水津液不足,窍虚不密,而风邪引出其泪也。”
【介绍】:见方炯条。
证名。见《理虚元鉴·阳虚三夺统于脾》。又称脚软。详该条。
即扶桑丸,见该条。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又名血汗、肌衄。详血汗条。
①经穴名,代号GB20.出《灵枢·热病》。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位于项后枕骨下两侧,当斜方肌上端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中,与风府穴平高(《针灸甲乙经》)。布有枕小神经分支和枕动、静脉分支。主治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翰林医官院,官阶正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