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外感寒邪泻

猜你喜欢

  • 十六味流气饮

    《医学入门》卷七方。人参、当归、黄芪、桔梗、防风、木香、甘草、枳壳、芍药、川芎、肉桂、槟榔、白芷、厚朴、紫苏、乌药各等分(一方无槟榔、肉桂,有皂角刺)。水煎服。治无名肿毒、痈疽等症,脉洪缓沉迟紧细者。

  • 肾系阴肿

    疝之别名。出《奇效良方》卷四十七。详疝条。

  • 佛柑花

    见《四川中药志》。即佛手花,详该条。

  • 三百两银药

    见《滇南本草》。为木蝴蝶之别名,详该条。

  • 产后腹痛

    出《金匮要略·产后病脉证并治》。指产后小腹部疼痛。多因血虚胞脉失养,或血瘀、寒凝等瘀阻胞脉所致。其中瘀血阻滞胞脉而致腹痛者,又名儿枕痛。若气血虚者,症见小腹隐隐作痛,喜热喜按,头昏目眩,体倦畏冷,甚则

  • 虎口三关脉纹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小儿指纹。详该条。

  • 续素问钞

    见读素问钞条。

  • 白调羹

    见《闽东本草》为秋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 虫齿

    出《肘后方》。即齿龋。详该条。

  • 护场疔

    病名。《治疔大全》:“生于正疔之旁,其证极轻,照常治之即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