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圣济总录》:“足上廉二穴,一名上巨虚。”见该条。
见洗冤集录条。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涎出于口,口为脾窍,故涎为脾液。参见五脏化液条。
是金石类药品经过升华提炼制成的升丹、降丹的总称。
出《神农本草经》。为旋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黄胖病、黄胖、黄肿、食劳疸黄。由小儿赤脚或坐地,皮肤触及钩虫丝状蚴后,进入体中引起。成虫寄生在小肠内吸血,以面黄浮肿,全身无力等气血虚弱脾虚湿困为主证。治疗以驱虫为主,配合调理脾胃。驱虫可
见《本草纲目》。为蚕退纸之别名,详该条。
见龙木论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建兰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海洋生物》。为龙须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