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平补镇心丹

平补镇心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平补镇心丹

药方名称平补镇心丹

处方酸枣仁(去皮.隔纸炒)二钱半,车前子(去土.碾破)、白茯苓(去皮)、五味子(去枝.梗)、肉桂(去粗皮.不见火)、麦门冬(去心)、茯神(去皮),各一两二钱半;天门冬(去心)、龙齿、熟地黄(洗.酒蒸)、山药(姜汁制),各一两半;人参(去芦)半两,朱砂(细研为衣)半两,远志(去心)、甘草(炙),各一两半。

炮制上为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心气不足,志意不定,神情恍惚,夜多异梦,忪悸烦郁,及肾气伤败,血少气多,四肢倦怠,足胫酸疼,睡卧不隐,梦寐遗精,时有白浊,渐至羸瘦。

常服益精髓,养气血,悦色驻颜。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空心,饭饮下,温酒亦得,加至五十圆。

备注翰林刘活庵云:平补镇心丹方有二,此方有五昧子、白茯苓车前子、肉桂人参酸枣仁,非惟可以治心气不足,而白浊消渴尤为切要之药。(局方)、无此六味,却有生地黄、苦梗、柏子仁石菖蒲当归,只宜治心气不足,肾气伤败,血少气多耳。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平补镇心丹

药方名称平补镇心丹

别名镇心丹(《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四)。

处方酸枣仁7.5克(去皮,隔纸炒)车前子(去土,碾破)白茯苓(去皮)五味子(去枝、梗)肉桂(去粗皮,不见火)麦门冬(去心)茯神(去皮)各37.5克天门冬(去心)龙齿地黄(洗,酒蒸)山药(姜汁制)各45克人参15克(去芦)朱砂15克(细研为衣)远志(去心)甘草(炙)各45克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镇心安神。治心气不足,志意不定,神情恍惚,夜多异梦,忪悸烦郁,及肾气伤败,血少气多,四肢倦怠,足胫酸疼,睡卧不稳,梦寐遗精,时有白浊,渐至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米饮或温酒送下,渐加至50丸。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猜你喜欢

  • 黑白饮

    药方名称黑白饮别名黑白散处方黑牵牛(半生半炒)半两,白牵牛(半生半炒)半两,大黄(生用)半两,陈皮(去白)半两,槟榔半两,甘草(炙)3钱,玄明粉2钱。制法除槟榔不过火,余5味或晒或焙,仍合槟榔为末,同

  • 三一肾气丸

    药方名称三一肾气丸处方熟地费 生地黄山药(俱怀庆者)山茱萸肉各120克牡丹皮赤白茯苓泽泻锁阳龟版各90克牛膝(川者)枸杞子(甘川)人参(辽)麦门冬天门冬各60克知母黄柏五味子(辽)肉桂各30克制法上药

  • 桂花饼

    药方名称桂花饼处方桂花1两,儿茶5钱,诃子7个,甘草5分。制法上为末,桂花水调为丸饼。功能主治清痰降火,止嗽生津。主用法用量每嚼1丸,滚水送下。摘录《医学入门》卷三

  • 龙葱散

    药方名称龙葱散处方韭菜地中蚯蚓粪2钱,葱子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乳吹。用法用量醋调敷上,干即易之。3次即愈。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五

  • 利水渗湿汤

    药方名称利水渗湿汤处方苍术2钱,黄柏1钱半,川牛膝2钱,赤茯苓1钱2分,淮木通1钱2分,建泽泻1钱2分,汉防己1钱2分,车前子(去壳)1钱,猪苓1钱半。功能主治水肿从脚而上,六脉细而迟,小便短少,脚膝

  • 利格汤

    药方名称利格汤处方陈皮1钱,滑石1钱,木通1钱,半夏8分,茯苓8分,人参芦1钱半,甘草4分。功能主治关格。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再煎探吐。中气不运者,去滑石、木通、参芦,加人参、白术、升麻、枳

  • 保和益元散

    药方名称保和益元散处方糯稻1升。制法上炒出白花,去壳,再加生姜汁拌湿,再炒为末。功能主治噤口痢。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白汤调下。摘录《古方汇精》卷一

  • 消肿散

    《外科真诠》卷下:消肿散药方名称消肿散处方乳香3克白及3克牡丹皮3克 上冰片0.6克制法共研为细末。功能主治凉血消肿。治野火丹,从两腿上起,赤肿痛甚,如火之烧。用法用量用羊脂调涂。摘录《外科真诠》卷下

  • 参苓桂术汤

    药方名称参苓桂术汤处方白术2两,肉桂2钱,人参5钱,半夏5分,茯苓3钱。功能主治外感寒邪,心包、命门二经之火衰,如一裹之气,从心下而上,直至于阴囊之间,名曰奔豚,言其如豕之奔突,其势甚急,不可止遏,痛

  • 韭汁生地饮

    药方名称韭汁生地饮处方生地2钱,当归1钱,郁金1钱,降香1钱。功能主治经逆从口鼻出。用法用量加韭菜捣汁半酒杯,童便少许冲药服。摘录《不知医必要》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