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广东土牛膝

广东土牛膝

《中药大辞典》:广东土牛膝

药材名称广东土牛膝

拼音Guǎnɡ Dōnɡ Tǔ Niú Xī

别名斑骨相思、土牛膝、多须公、六月霜(《生草药性备要》),白须公(《本草求原》),牛舌大黄小罗伞(《岭南采药录》),六月雪(《陆川本草》),大麻(《广西中草药》),飞机草、石辣、白花姜(《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菊科植物泽兰。秋季采挖,除去泥土,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泽兰,又名:大泽兰

多年生草本,高80~150厘米。枝蜿蜓状,稍被短柔毛。单叶对生,有短柄,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不整齐粗齿,无毛或近无毛,脉显明,脉上毛密;叶柄长3~10毫米,具短柔毛。头状花序,有短梗,在茎顶端排成紧密聚伞花序,每一头状花序有花5~6朵,总苞片约10枚,覆瓦状排列,长圃形或卵形,不等大,先端钝,边缘干膜质,小花皆为管状,两性,先端5裂,裂片三角状;雄蕊5,聚药,花药基部钝;子房下位,1室,花柱伸出花冠外,柱头2深裂。瘦果圆柱形,微有毛。通常有5棱;冠毛1列,刚毛状。花期7~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荒地上。分布我国各地。

化学成分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

性味辛苦,凉。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甘,性平。"

②《陆川本草》:"辛,凉。"

③《岭南草药志》:"甘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清热,解毒,行瘀。治白喉,乳蛾,咽喉红肿,吐血,血淋,外伤肿痛。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伤,牡筋骨,补足胫,煲水洗亦可。"

②《本草求原》:"壮筋骨,健腰膝。"

③《岭南采药录》:"散血止痛,理脚气,取其根煎酒服。凡病腿足红肿,色亮,其热如火,和豆腐渣捣烂敷患处。"

④《贵州民间方药集》:"通经,止吐血,解热,驱风,利尿,外敷消红肿。"

⑤《陆川本草》:"退热、消炎、解毒,治心肺热。白喉及一切喉症。"

⑥《岭南草药志》:"宽筋活络,解热凉血,宣痹行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孕妇忌用。"

复方①预防白喉:土牛膝干根祖末三至五钱。经三次水煎,收集过滤浓缩成为浓缩液,分一至三次服,连服四天,为一个预防用量。如疫情未扑灭,药后十五天,可服第二个预防用量。(《岭南草药志》)

②治白喉:土牛膝三两,山大颇根二两,木患子根一两。上药切片,加水25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加糖适量。用法:1~2岁服200毫升,3~6岁服250毫升,7~12岁服400~600毫升,成年人服1000毫升,每天分四至五次服。重症患者可加倍药量服。(《全展选编·传染病》)

③治喉痛、单双蛾喉:六月雪鲜根半斤,捣烂榨取自然汁,加盐少许,或和熊胆皮、甘草适量,煎浓汁,缓缓吞咽,并留一部分含漱。(《岭南草药志》)

④治感冒高热:六月雪二两。切碎,煎浓汁,加蜜糖调服。(《岭南草药志》)

⑤治血淋:六月雪二两。加少量米酒,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⑥治蛇缠指头(癝疽):六月雪鲜根一两,斑蝥虫十只。米酒三两,水一碗,同煮成浓汁,待温浸患指,冷则换浸温液,至痛止为止。

⑦治汤火伤:六月雪煎取浓汁,冷敷患处。

⑧治毒蛇咬伤:六月雪根酒浸液,外涂红肿处;另用六月雪山芝麻、金锁匙、走马风各三钱,水酒各半煎服。(⑧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备注本植物的叶(六月雪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广东土牛膝

药材名称广东土牛膝

拼音Guǎnɡ Dōnɡ Tǔ Niú Xī

英文名Chinese Eupatorium Root, Root of Chinese Eupatorium

别名斑骨相思、土牛膝、多须公、六月霜、白须公、牛舌大黄小罗伞六月雪、大麻、飞机草、石辣、白花姜、华泽兰、大泽兰

出处出自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大泽兰,有毒部位:全草。以叶较毒,但干燥后毒力减弱或无毒。含毒成分主要为二甲基百里香对草醌、飞芨草醇和飞芨草醛。未见有人误食中毒的报道。家畜中毒后呼吸困难,四肢强直,步样不调,后躯痉挛,踉跄,有蛋白质的糖尿症。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华泽兰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atorium chinense I.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泽兰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高可达1.5m。根多数,细长圆柱形,根茎粗壮。茎上部或花序分枝被细柔毛。单叶对生;有短叶柄;叶片卵形、长卵形呀宽卵形,长3.5-10cm,宽2-5cm,先端急尖、短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截形,边缘有不规则的圆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被柔毛及腺点。头状花序多数,在茎顶或分枝顶端排成伞房或复伞房花序;总苞狭钟状;总苞狭钟状;总苞片3层,先端钝或稍圆;头状花序含5-6小花,花两性,筒状,白色,或有时粉红色;花冠长5mm。瘦果圆柱形,有5纵肋,被短毛及腺点,冠毛1列,刺毛状。花期6-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林缘、林下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山东、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须状圆柱形,长10-35cm,最长可达50cm,直径0.2-0.4cm,外表黄棕色。质坚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略有甘草气,味淡。

药理作用1.煎剂用试管稀释法,1:8-1:16对白喉杆菌有抑制作用;酊剂用试管稀释法,1:32-1:64对白喉杆菌,1:32对溶血性链球菌,1:1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抑制作用;酊剂抑菌作用强于煎剂。2.50%煎剂按每日1ml灌胃3日,对豚鼠皮内注射白喉杆菌培养液0.1ml有防止局部炎肿坏死的作用;50%煎剂与白喉杆菌培养液各1ml混合,37℃保温10小时,然后以0.2ml接种豚鼠皮内,观察4日,局部无炎症反应发生;

毒性100%酊剂1ml与白喉毒素2个最小致死量,在试管内混合半小时后豚鼠皮下注射,有一定保护作用,酊剂中和白喉毒素作用强于煎剂。

性味味苦;甘;性凉;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利咽;凉血散瘀;解毒消肿。主咽喉肿痛;折喉;吐血;血淋;赤白下痢;跌打损伤;痈疮肿毒;毒蛇咬伤;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孕妇忌用。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伤,壮筋骨,补足胫,煲水洗亦可。2.《本草求原》:壮筋骨,健腰膝。3.《岭南采药录》:散血止痛,理脚气,取其根煎酒服。凡病腿足红肿,色亮,其热如火,和豆腐渣捣烂敷患处。4.《贵州民间方药集》:通经,止吐血,解热,驱风,利尿,外敷消红肿。5.《陆川本草》:退热、消炎、解毒,治心肺热、白喉及一切喉症。6.《岭南草药志》:宽筋活络,解热凉血,宣痹行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尖槐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尖槐藤药材名称尖槐藤别名高冠藤、小双飞蝴蝶来源萝藦科尖槐藤Oxystelma esculentum (L. f.) F. A. Schult.,以全株、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

  • 天仙子

    《中国药典》:天仙子药材名称天仙子拼音Tiān Xiān Zǐ英文名SEMEN HYOSCYAMI别名莨菪子、山烟、牙痛子、熏牙子来源本品为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 niger L. 的干燥成

  • 菊三七

    药材名称菊三七拼音Jú Sān Qī别名土三七(《滇南本草》),金不换(《秘方集验》),紫三七(《南京民间药草》),血当归、血三七、血七、血格答(《贵州民间方药集》),水三七(《河北药材》)

  • 水香柴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香柴药材名称水香柴别名贵州金丝桃、上天梯、刘寄奴来源金丝桃科水香柴Hypericum kouytchouense Levl.,以根、种子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辛、甘,寒。功能主

  • 长距兰

    药材名称长距兰拼音Chánɡ Jù Lán别名水麦冬、舌唇兰、骑马参、龙爪参(《陕西中草药》)。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兰科植物舌唇兰的带根全草。夏季采集,洗净泥土,切段,

  • 毛枝卷柏

    药材名称毛枝卷柏拼音Máo Zhī Juǎn Bǎi别名拨云丹、岩白草、土柏子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毛枝卷柏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braunii Bak.采收和储藏:

  • 瘦风轮

    药材名称瘦风轮别名塔花、剪刀草来源唇形科风轮菜属植物瘦风轮Clinopodium gracile (Benth.) Matsum.,以全草入药。6~8月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性味辛、苦,凉。功能主治清

  • 败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败毒草药材名称败毒草别名耳叶金毛裸蕨来源蕨类裸子蕨科耳叶金毛裸蕨Gymnopteris bippinnata var. auriculata (Fr.) Ching,以根、全草入药

  • 象牙

    《全国中草药汇编》:象牙药材名称象牙拼音Xiànɡ Yá别名象牙屑来源来自长鼻目象科动物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L.(E. africanns capensis),以

  • 饭团根

    药材名称饭团根拼音Fàn Tuán Gēn别名入地麝香、过山香(《广西药植名录》),透地连珠、钻地风、三百两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