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强中

强中

病证名。①指阳兴不痿,不能洩精或精液自出者。《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候》:“强中病者,茎长兴盛不痿,精液自出。”由于饵食金石丹药,火毒内盛,或因肾气衰弱,虚阳妄动所致。证见阴茎常举,不能精或精液自泄等。因火毒内盛者,治宜泻火解毒,用石子荠苨汤黄连猪肚丸。火盛阴虚者,加元参、麦冬、生地,或用倒阳汤。因肾气衰弱,虚火妄动者,治宜温补肾元,用鹿茸丸苁蓉丸等方。②消渴病证之一。《证治要诀·三消》:“消肾为病,比诸为重,古方谓之强中,又谓之内消。”详消肾条。

猜你喜欢

  • 齿挺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头面有风冷传入,其脉令龂齿间津液化为脓汁,血气虚竭,不能荣于齿,故齿根露而挺出。”治宜益气补血。可选用归脾汤、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汤等加减。参见牙

  • 湿毒脚气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八十二。指以肿满、小便少为主症的一种脚气。属于湿脚气的范围。参见湿脚气条。

  • 枪头菜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苍术之别名,详该条。

  • 经绝

    即经水断绝。详该条。

  • 熛浆疮

    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即熛疮。见该条。

  • 伤寒百问歌

    书名。4卷。宋·钱闻礼撰。撰年不详。作者根据《伤寒论》原文,以七言歌诀形式提出93个问题。内容包括六经证候、类证鉴别、症状、治法等问题讨论,并引前人有关《伤寒论》注文以阐析部分歌诀,便于读者对《伤寒论

  • 阳盛阴虚失血

    病证名。《不居集》卷十三:“阳盛阴虚失血。口鼻出血,皆系阳盛阴虚,有升无降,血随气上,越出上窍。法当补阴益阳,则血自归经也。”阳盛阴虚失血除见口鼻出血外,还可见吐血、呕血、大便下血及不规则的阴道出血。

  • 普济本事方

    方书名。又名《类证普济本事方》或《本事方》。宋·许叔微撰。10卷。约刊于12世纪中期。书中按病类分为中风肝胆筋骨诸风、心小肠脾胃病、肺肾经病、头痛头晕方等23类。收载治疗方剂及针灸法,所选方剂约300

  • 错语

    神志清醒而言语错乱,但说后又自知讲错。多因心气虚,精神不足所致。

  • 羞明畏日

    证名。见《兰室秘藏》卷上。即羞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