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书。伊舍巴勒只尔用藏文著于十八世纪。着重论述“六基证”的治疗和“十要证”中101种病的治疗。现存木刻本。
病证名。指寒邪直中太阴或邪传太阴寒证。亦称太阴脏证。《通俗伤寒论·伤寒本证》:“邪传太阴脏证,口淡胃钝,呕吐清水,大腹痞满,满而时痛,自利不渴,渴不喜饮,小便短少色白。……此太阳寒邪,直入足太阴脏证也
古代管理药品及其他有关事务的最高机构,南北朝时期北魏等朝归属门下省。至唐属殿下省。局内设奉御2人,官阶五品下。直长2人,掌管为帝王配制药物,并由文武长官1人监督。药成后,要由医佐、奉御、殿中监、皇太子
养生类著作。宋·蒲虔贯注。作者生平及成书年代不详。本书分养神气门、调肢体门、论衣服门、论饮食门、论居处门、论药食门六节。大多集选前人。它所反映的养生学思想主要是重视饮食起居的日常摄养,导引按摩的自我锻
指中医的古典著作。①《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汉以前的医书七部共216卷,称为医经,即《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和《旁篇》。②后世有称《黄帝内经
【介绍】:见张锡驹条。
见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半边旗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为其管盘绕于肛也。”即环肛漏。参见该条。
出《新修本草》。为槐耳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