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江西民间草药》。为蒴藋之别名,详该条。
见理瀹骈文摘要条。
病名。九虫病之一。一名肝虫病。《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肉虫,状如烂杏。……令人烦满。”参见九虫病条。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六。由风热郁滞肌肤所致。其症生于背部神堂穴、膈关及膈俞穴处。初起皮肤瘙痒剧烈,继起燎浆水泡,搔破后溃烂见骨。治宜托里解毒。内服加味补血汤,外敷太极黑铅膏。
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即活络流气饮,见该条。
同胞膊。详该条。
病证名。出《灵枢·热病》。瘴,引纵也。谓宜近而引之远,宜远而引之近,皆为牵掣也。此处指目牵动感。
见《江西草药》。为腐婢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幼幼集成》。即风痫、惊痫、食痫。各详该条。
出《海上集验方》。为覆盆子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