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胁痛。详该条。
蒙医书。伊舍巴勒只尔用藏文著于十八世纪。重点论述各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以及温泉浴等治疗技术。并对“六基证”理论作了进一步论述。现存木刻本。
病证名。黄兴德《胎产集要》:“胞胀不下,因败血流入胞中,即胀大。”治法参见胞衣不下条。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指主要发生于瞳神及眼内各组织的疾病。多因脏腑内损,气血两亏,目失濡养所致,尤以肝肾不足为常见。此外,阴虚火旺或情志失调,气滞血瘀,风火痰湿上扰清窍,以及外伤等病因亦不
即手之第二指。
见吴悔庵《秘传内府经验女科》,即室女经闭。详该条。
便,方便、适宜。《灵枢·师传》:“寒中之属则便热。”“便热”一方面指病人因里寒而喜欢温热食物和居处环境,故“临病问所便”,了解病人有“便热”的情况有助于对里寒证的诊断。另一方面指里寒证适宜用温热性药物
病名。见《银海精微》。俗称伤寒眼。因风热之邪突然外袭所致。眼部暴发赤热肿痛,沙涩羞明,热泪如汤,甚至胞肿难开,白睛浮肿高于黑睛,并可兼有头痛、鼻塞、恶寒、发热等。治宜疏风清热,泻火解毒。可选服羌活胜风
病证名。此由患疫喉火邪结于肺胃所致之气促症状,为肺气欲绝之候。若喉烂甚者尤危。详疫喉条。
见伤寒六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