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拾遗》。即珍珠草,详该条。
病名。又称脾肾泄。指五更泄之因脾肾虚弱者。《丹溪心法·泄泻》:“但得日间上半夜无事,近五更,其泻复作,此病在肾。俗呼为脾肾泻。分水饮下二神丸及椒朴丸,或平胃散下小茴香丸。病久而重,其人虚甚,宜椒附汤。
见《分类草药性》。为八角枫之侧根,详八角枫条。
即尽根牙。
即养生。见该条。
【介绍】:见黄燕台条。
出《灵枢·小针解》。又名职。四肢。见该条。
即耳穴模型,见该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野木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生于耳根处的肿疡。由少阳胆经风热所致。初起耳根处肿大如痰核,按之不动而微疼,肿势渐增,状如伏鼠,焮赤疼痛。若身发寒热者,荆防败毒散汗之;发热肿痛甚者,仙方活命饮加升麻、柴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