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肝气不舒

肝气不舒

指肝的疏泄作用不及,失其条达之性。多由情志忧思郁结所致。症见胁肋胀痛,胸闷不舒,善太息精神抑郁,不欲饮食,或口苦,喜呕,脉弦等症。治宜疏肝解郁

猜你喜欢

  • 白冷风

    见《浙南本草新编》。为翅茎香青之别名,详该条。

  • 角心

    见《青岛中草药手册》。为牛角之别名,详该条。

  • 白饭花

    见《福建中草药》。为木槿花之别名,详该条。

  • 猴疳

    病名。见《中医名词术语选释》。即猴狲疳。见该条。

  • 紫背天葵

    出《雷公炮炙论》。即天葵,详该条。

  • 谷香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小茴香之别名,详该条。

  • 史典

    【介绍】:清代医家。字搢臣。江苏扬州人。生平事迹欠详。辑有《愿体医话良方》一书(1838年),其内容主要包括急救方法和方药。

  • 指较大肌肉的会合处。《素问·气穴论》:“肉之大会为谷。”

  • 医学启蒙汇编

    书名。6卷。清·翟良撰于1659年。作者摘录《内经》以及历代医学文献予以分门整理而成。卷1医学要领大纲,着重阐述医理;卷2病症歌括;卷3通用方药;卷4~5对症方;卷6本草。为学医入门读物。

  • 解剖名。①指口之角。《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足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髯美长;血少气多则髯短;故气少血多则髯少;血气皆少则无髯,两吻多画。”②《说文解字》:“口边也。”泛指口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