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锦地罗

锦地罗

药材名称锦地罗

拼音Jǐn Dì Luó

别名怎地罗。一朵芙蓉花(《生草药性备要》),落地金钱、夜落金钱(《广州植物志》),文钱红(《陆川本草》),金线吊芙蓉(《南宁市药物志》)。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茅膏菜科植物锦地罗去花茎的全草。4~5月采收全草,剪去花茎,晒干。

原形态锦地罗,又名:五柱毛毡苔。

多年生草本。叶基生,旋叠状排列,层层重叠如铜钱;叶片倒卵状匙形,长6~10毫米,宽约6毫米,前部边缘有红色腺毛,基部渐狭而成柄;托叶膜质。花茎1~3枚,自叶丛抽出,高6~22厘米,柔弱,无毛;总状花序;小花具柄,长约3毫米;花萼钟形,裂片5,长约3毫米,狭卵形,先端短尖;花瓣5,白色,长于萼片;雄蕊5;子房近球形,无毛,花柱5,线形,有流苏状柱头。蒴果背裂,种子多数。花期5月。

生境分部生于低湿草地。分布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主产于广东,广西亦产。

性状干燥全草,叶片倒卵状匙形,黄褐色,菲薄,边缘密生红色腺毛,托叶流苏状。全部叶片重叠挤压,呈铜钱状或形状不规则的扁块,直径约15~24毫米,厚约5~8毫米不等。底部棕褐色,有残存黑褐色、线形的根;边缘红色、毡状,摸之疏松;顶面枯黄色,中央残存1~3条花茎的基部;花茎纤细,黄褐色,很少带有花朵。气微,味淡。以朵大、边缘红色、无泥屑杂质者为佳。

性味甘淡,凉。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淡,性寒。"

②《陆川本草》:"淡,凉。"

③《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痢疾,肺热咳嗽,咽喉碎痛,小儿疳积,耳内流脓。

①《生草药性备要》:"有红白二种,红治红痢,白治白痢,煲瘦肉食汤;作茶饮治小儿生疳。"

②《本草求原》:"解积毒,理疳积。"

③《陆川本草》:"消炎,去腐。治小儿胎毒,喉烂,溃疡。"

④《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内伤热咳,肺劳咯血,耳内流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越瓜

    《中药大辞典》:越瓜药材名称越瓜拼音Yuè Guā别名菜瓜、稍瓜(《饮膳正要》),生瓜(《本经逢原》),白瓜(《本草求原》)。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越瓜的果实。夏、秋间果实成熟时

  • 维氏假瘤蕨

    药材名称维氏假瘤蕨拼音Wéi Shì Jiǎ Liú Jué英文名Veitch Phymatopsis别名乌鸡骟、花狼鸡、地五爪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维氏假瘤蕨的根

  • 驴打滚儿草

    药材名称驴打滚儿草拼音Lǘ Dá Gǔn ér Cǎo别名还阳参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屠还阳参的全草。夏、秋采收,洗净切碎,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全

  • 胆南星

    药材名称胆南星拼音Dǎn Nán Xīnɡ英文名ARISAEMA CUM BILE来源本品为制天南星的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加工而成,或为生天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发酵加工而成。性状本品

  • 覆盆子

    《中国药典》:覆盆子药材名称覆盆子拼音Fù Pén Zi英文名FRUCTUS RUBI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华东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干燥果实。夏初果实由绿

  • 宜昌荚蒾叶

    药材名称宜昌荚蒾叶拼音Yí Chānɡ Jiá Mí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宜昌荚蒾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erosum Thunb.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原

  • 白簕枝叶

    药材名称白簕枝叶拼音Bái Lè Zhī Yè英文名Acanthopanox trifoliatus (L.)Merr.别名白茨叶、白勒远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白簕的嫩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

  • 泡桐树皮

    药材名称泡桐树皮拼音Pào Tónɡ Shù Pí别名桐皮、白桐皮、水桐树皮、桐木皮出处《本经》载有桐。《纲目》载;"贾思勰《齐民要术》言:……华(花)而不实者为白桐。白桐

  • 杏李

    药材名称杏李拼音Xìnɡ Lǐ别名鸡血李、红李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杏李Prunus simonii Carr.,以根及叶入药。秋季采根,晒干;夏季采叶。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止血。用

  • 柞木

    药材名称柞木拼音Zhà Mù别名柞树、蒙子树根、蒙子刺根、葫芦刺、凿树、刺柞、鼠木来源大风子科柞木属植物柞木Xylosma japonicum (Walp.)A. Gray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