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陕西中草药》。为骆驼蓬之别名,详该条。
①又名鬼门。即汗毛孔。汗孔是阳气散泄的门户,故称。《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②经外穴名。见《千金要方》。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旁开3寸处。③子户穴别名
病势危急。《礼记·檀弓上》:“夫子之病革矣。”郑玄注:“革,急也。”
见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条。
书名。北京、沈阳、兰州、新疆部队后勤部卫生部合编。本书选录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中草药400余种,按其主要的医疗作用分为18类,每种草药有简要介绍和插图,末附常见疾病的防治及索引。197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
见《草药手册》。为栗毛球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战国时医家。扁鹊的弟子。
【介绍】:见薛雪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上发背。见该条。
五膈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中脘实满,噎则醋心,饮食不消,大便不利,名曰思膈。”参见五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