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刀豆壳

刀豆壳

药材名称刀豆壳

拼音Dāo Dòu Ké

出处《医林纂要》

来源为豆科植物刀豆果壳。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实,晒干,剥去种子,将果壳晒至全干。贮藏干燥通风处,防虫蛀。

生境分部主产江苏、湖北、安徽等地。

性状干燥果壳具扭曲粗壮的果柄;荚果长剑状,略作螺旋形扭曲或破碎,长可达30厘米,宽约4.5厘米,先端尖,微弯,外表面黄色至深黄色,具皱纹,散生黑色斑点,被有稀疏短毛及斜向排列的白色细条纹,内面有白色海绵状物。未开裂的荚果,在腹背缝线处各有肋1条。果皮带纤维性。以长而宽大、完整、外面黄色、内部洁白无虫蛀者为佳。

炮制拣去杂质,用水洗净,稍润,切丝,晒干。

性味甘,平。

①(《医林纂要》:"甘苦咸,平。"

②《泉州本草》:"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和中下气,散瘀活血。治反胃,呃逆,久痢,经闭,喉痹,喉癣。

①《医林纂要》:"和中,交心肾,止呃逆。"

②《重庆草药》:"散瘀活血。治腰痛,血气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烧存性研末撒。

复方①治膈食呕吐,不能吞咽:刀豆壳五钱,咸橄榄三粒,半夏三钱。煎汤服。(《泉州本草》)

②治虚寒呃逆:刀豆壳烧灰存性,研末,每次二至三钱,开水送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久痢:刀豆荚饭上蒸熟,蘸糖食。(《种福堂公选良方》)

④治腰痛:刀豆壳烧存性研末,好酒调服,外以皂角烧烟熏之。(《万氏家抄方》)

⑤治妇女经闭、腹胁胀痛:刀豆壳焙为末,每服一钱,黄酒下,少加麝香尤妙。(《经验广集》)

⑥治喉痹:刀豆壳(烧存性)、膏黛,共研末吹之。(《泉州本草》)

⑦治喉癣:刀豆壳烧灰,以二、三厘吹之。(《张氏秘效方》)

⑧治牙根臭烂:刀豆壳烧灰,加冰片擦上,涎出即安。(《医方一盘珠》)

⑨治颈淋巴结结核初起:鲜刀豆壳一两,鸭蛋一个。酒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峨山雪莲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峨山雪莲花药材名称峨山雪莲花拼音é Shān Xuě Lián Huā来源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植物峨眉报春Primula faberi Oliv.及苦苣叶报春P.

  • 石螃蟹

    药材名称石螃蟹拼音Shí Pánɡ Xiè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异叶楼梯草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monandrum(D.Don)Hara[P

  • 紫河车

    《中国药典》:紫河车药材名称紫河车拼音Zǐ Hé Chē别名胎盘、衣胞、胎衣来源本品为健康人的干燥胎盘。将新鲜胎盘除去羊膜及脐带,反复冲洗至去净血液,蒸或置沸水中略煮后,干燥。性状本品呈圆形

  • 楤木叶

    《中药大辞典》:楤木叶药材名称楤木叶拼音Sǒnɡ Mù Yè别名吻头(《本草拾遗》),树头菜(《本草推陈》)。出处《本草推陈》来源为五加科植物楤木的嫩叶。功能主治《本草推陈》:&q

  • 大刺儿菜

    《中药大辞典》:大刺儿菜药材名称大刺儿菜拼音Dà Cì ér Cài别名大蓟,绛策尔那布(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大刺儿莱的全草。8~10月

  • 重唇鱼

    《中药大辞典》:重唇鱼药材名称重唇鱼拼音Zhònɡ Chún Yú别名似鲮鲴鱼(《鱼类分类学》),唇鲴(《黑龙江流域鱼类》)。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鲮鲴的肉

  • 刺槐

    药材名称刺槐拼音Cì Huái别名洋槐、刺儿槐来源豆科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以花入药。生境分部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化学成分叶含有刺槐甙(acaci

  • 白刺

    药材名称白刺别名酸胖、哈尔马格、唐古特白刺来源蒺藜科白刺属植物甘青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r.以果实入药。秋季果实成熟采收,晒干。性味甘、酸,温。功能主治健脾胃,助消化,安神,

  • 蝴蝶花

    《中药大辞典》:蝴蝶花药材名称蝴蝶花拼音Hú Dié Huā别名铁扁担(《上海常用中草药》),燕子花、蓝花铰剪、紫燕(《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豆豉叶、下搜山虎(《贵州草药》)。出处

  • 大麦泡

    药材名称大麦泡别名对嘴泡、猫爪刺、牛奶泡、栽秧泡、泡儿刺、三月泡来源蔷薇科大麦泡Rubus corchorifolius L.[R. althaeoides Hance],以根皮、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