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大红菇

大红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红菇

药材名称大红菇

别名蘑菇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大红菇Russula alutacea (Pers.) Fr.,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部夏秋两季雨后,生混交林及阔叶林内地上,与某些阔叶树种形成菌根。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福建、云南。

性味淡,温。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大红菇

药材名称大红菇

拼音Dà Hónɡ Gū

别名红菇、朱菇

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大红菇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ssula rubra (Krom.)Bres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雨后采摘,洗净,晒干备用。

原形态菌盖宽6-16cm,扁半球形,后平展而下凹。深苋菜红色,表面平滑,在潮湿气候下有粘性,边缘平滑或有不明显的条纹。菌肉白色。菌柄近圆柱形,长3.5-13cm,粗1.5-3.5cm,白色,部分肉色,内部松软;菌褶黄色,少数在基部分叉,褶间有横脉,褶之前部边缘常呈红色。孢子淡黄色,近球形,(8-11)μm×(7-9)μm,壁表有小刺;囊状体透明,披针形,(85-105)μm×(13-19)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地上。夏、秋间常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扁半球形,或平扁而中央下凹,直径4-10cm,红色或暗红色,边缘粉红色或带白色,平滑或有微细绒毛,有不明显条纹。菌肉类白色,表皮下粉红色。菌褶密,基部分叉,白色或浅赭黄色,褶间有横脉。菌柄类圆形,长3.5-8cm,直径1-2.5cm,白色或带粉红色。气微,味辛辣。

性味甘;性微温

功能主治养血;逐瘀;祛风。主血虚萎黄;产后恶露不尽;关节酸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或同鸡、猪肉炖。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沙枣花

    《中药大辞典》:沙枣花药材名称沙枣花拼音Shā Zǎo Huā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枣的花,6~7月采。化学成分含山柰酚,花白素,脂肪油0.3%,少量挥发油。性味味甘涩,性温

  • 毛罗勒

    药材名称毛罗勒拼音Máo Luó Lè别名香菜、假苏、姜芥、罗勒、香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罗勒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cimum basilicum L.var. pilosum (Wi

  • 刺蓼

    药材名称刺蓼拼音Cì Liǎo别名廊茵、急解素、蛇不钻、猫舌草、红火老鸦酸草来源蓼科蓼属植物刺蓼Polygonum senticosum (Meisn.)Franch. et Sav.,以全

  • 龙须草

    《中药大辞典》:龙须草药材名称龙须草拼音Lónɡ Xū Cǎo别名野席草(《纲目拾遗》),野灯芯草、马棕根,野马棕、野灯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鬼尖头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灯心草(《

  • 椰根

    药材名称椰根拼音Yē Gēn别名椰子皮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树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cos nucifera 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取根部,或剥取根皮,洗净,切段,晒干。

  • 鸡爪芹

    药材名称鸡爪芹拼音Jī Zhuǎ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红花变豆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nicula rubriflora Fr, Schmidt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洗净,晒干。原

  • 白三七

    药材名称白三七拼音Bái Sān Qī别名打不死、还阳参、三面七、接骨丹、三步接骨丹、三匹七。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景天科植物豌豆七的全草。夏季采收全草,晒干用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

  • 水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蕨药材名称水蕨拼音Shuǐ Jué别名岂、水松草来源蕨类水蕨科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 (L.)Brong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江苏

  • 六大天王

    药材名称六大天王拼音Liù Dà Tiān Wánɡ别名似铁屎米来源药材基源:为草科植物大叶鱼骨木的根、叶、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thium simile Merr.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叶

  • 斜叶榕

    药材名称斜叶榕拼音Xié Yè Ró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斜叶榕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tinctoria Forst.f.subsp.gibbosa(B1.)Corne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