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太平莓

太平莓

《全国中草药汇编》:太平莓

药材名称太平莓

拼音Tài Pínɡ Méi

来源蔷薇科太平莓Rubus pacificus Hance,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部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广东。

功能主治主治妇女产后腹痛,发热。

用法用量全株半斤,甘草5~6钱,水煎,冲红糖、黄酒,早晚饭前各服1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太平莓

药材名称太平莓

拼音Tài Pínɡ Méi

别名老虎扭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太平莓全草

原形态常绿矮小灌木,高40~40厘米。分枝无毛,有时分枝及叶柄散生极小皮刺。单叶互生,革质,卵状心形或心形,长8~15厘米,宽4.5~12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边缘具锐尖细锯齿,下面疏生灰色绒毛,基生5出脉,下面网脉显明;叶柄长4~8厘米;托叶缺刻状条裂。花白色,径1.5~2厘米,3~6朵成总状花序或单生于叶腋;总花梗密生茸毛;萼钵状,5裂,先端尾尖,两面密生茸毛;花瓣5,广圆形或广卵形,略长于萼。聚合果球形,径1.2~1.5厘米,红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灌丛和路边草坡。分布湖北、安徽、浙江,江西、广东等地。

功能主治治妇人产后腹痛,发热:太平莓干燥全草半斤,加甘草五至六钱。水煎,冲红糖、黄酒,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太平莓

药材名称太平莓

拼音Tài Pínɡ Méi

英文名Herb of Pacific Raspberry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薇科植物太平莓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us pacificus Hance

采收和储藏:6-8月割取带花、叶全草,洗净,充分晒干。

原形态太平莓 常绿矮小灌木,高40-100cm。枝无毛,有时分枝及叶柄散生极小皮刺。单叶互生,革质,单柄长4-8cm;托叶缺刻状条裂;叶片至长卵状,长8-15cm,宽4.5-12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心形,边缘具锐尖细锯齿,下面疏生灰色绒毛,基生5出脉。花白色,径1.5-2cm,3-6朵成总状花序或单生于叶腋;总花梗密生茸毛;萼钟状,5裂,先端尾尖,两面密生茸毛;花瓣5,广圆形或广卵形,顶端微缺刻状,基部具短爪,略长于萼,雄蕊多数,花丝宽扁,花药具长柔毛;雌蕊很多,无毛,稍长于雄蕊。聚合果球形,径1.2-1.5cm,红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000m的山地路旁或杂木林内。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安徽、浙江、江苏、湖南、福建。

性味酸、苦、辛;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活血。主产后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各家论述《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妇人产后腹痛,发热:太平莓干燥全草半斤,加甘草五至六钱。水煎,冲红糖、黄酒、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毛茛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茛药材名称毛茛拼音Máo Gèn别名鱼疔草、鸭脚板、野芹菜、山辣椒、老虎脚爪草、毛芹菜、起泡菜来源为毛茛科毛茛属植物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

  • 林背子

    药材名称林背子拼音Lín Bèi Zǐ别名野漆树根(《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木蜡树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褐

  • 越橘叶

    《中药大辞典》:越橘叶药材名称越橘叶拼音Yuè Jú Yè别名熊果叶(《新疆中草药手册》)。出处《国药的药理学》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越橘的叶。6月间开花时采叶,晒干,贮干燥

  • 柞树叶

    药材名称阿尔太多榔菊拼音ā ěr Tài Duō Lánɡ Jú别名太白菊、太白小紫菀来源菊科阿尔太多榔菊Doronicum altaicum Pallas [Crema

  • 绿花耧斗菜

    药材名称绿花耧斗菜别名血见愁[内蒙古]来源毛茛科绿花耧斗菜Aquilegia viridiflora Pa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山西、河北、内蒙古。性味微苦、辛,凉。功能主治调经止血,清热

  • 覆盆子叶

    《中药大辞典》:覆盆子叶药材名称覆盆子叶拼音Fù Pén Zi Yè别名西国草(《海上集验方》)。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掌叶覆盆子、插田泡等的茎叶。性味《纲目》

  • 杓儿菜

    药材名称杓儿菜拼音Sháo ér Cài别名挖耳草、芸香草、毛叶草、野烟、牛儿草、牛牛草、金挖耳、大白泡草、倒提壶、野葵花、六氏草、毛叶芸香草、野朝阳柄出处杓儿菜始载于《救荒本草》,云:"杓儿菜,生密

  • 驴耳朵草

    药材名称驴耳朵草别名狗舌头、狗舌头草、驴耳朵来源菊科风毛菊属植物驴耳风毛菊Saussurea glomerata Poir.,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外用

  • 脉耳草

    药材名称脉耳草拼音Mài ěr Cǎo别名大黑节草、黑节草、肝炎草、小接骨丹、大接骨丹、四棱草来源茜草科脉耳草Hedyotis costata Roxb.[Oldenlandia costa

  • 杉叶藻

    《全国中草药汇编》:杉叶藻药材名称杉叶藻拼音Shān Yè Zǎo别名秦扯[藏名]来源杉叶藻科杉叶藻Hippuris vulgaris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至西北,西南及西藏。性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