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石胆草

石胆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胆草

药材名称石胆草

拼音Shí Dǎn Cǎo

别名石花、石莲花、石荷叶、虎耳还魂草石蝴蝶、岩指甲、镇心草、钮子药、地蒲团

来源苦苣苔科石胆草Corallodiscus flabellatus (Franch.)Burtt[Didissandra flabellata (Franch.)Craib],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四川、云南。

性味苦、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祛湿,止血生肌,止痛。

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心悸,心口痛,湿热痹症。用量3~5钱。

治小儿疳积。石胆草1钱,鸡屎藤3钱,研末蒸鸡黄服。

治咽喉肿痛。研末吹喉。

外用治外伤出血,疖肿。适量研粉或鲜品捣烂外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石胆草

药材名称石胆草

拼音Shí Dǎn Cǎo

别名生扯拢、石花、岩指甲、镇心草(《云南中草药》),石荷叶石蝴蝶(《云南中草药选》),石莲花(《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苦苣苔科植物石胆草全草。秋、冬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高10~20厘米。须根黄褐色。叶基生,成圆垫状平铺于岩石上;叶倒卵形,长4~7厘米,宽2~3厘米,先端圆钝,基部渐窄,边缘波状,有粗锯齿,叶脉羽状,上面深绿色,被长毛,下面色较淡,密被长丝毛;叶柄长2~2.5厘米。花茎数个,从叶丛中抽出,长6~9厘米,聚伞花序顶生;花淡蓝色;花萼小,5裂;花冠管圆柱形,顶部2唇形。蒴果狭长,2瓣裂;内有细小种子多数。花期夏、秋。

生境分部多生于溪边或山坡的阴湿岩壁上。

性味《云南中草药选》:"苦辛,寒。"

功能主治①《云南中草药》:"活血解毒,消肿止痛。治月经不调,亦白带下,心悸,跌打损伤,刀伤,疮痈,顽癣。"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除湿。治湿热痹症,腮腺炎,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研末撒或吹喉。

复方治咽喉肿痛:石花研末吹喉,每用一分,或加冻青叶外敷。(《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石胆草

药材名称石胆草

拼音Shí Dǎn Cǎo

英文名Herb of Fanshaped Corallodiscus

别名生扯拢、石花、岩指甲、镇心草、石荷叶石蝴蝶、石莲花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石胆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allodiscus flabellatus (Craib) Burtt [Didissandra flabellata Craib]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石胆草 多年生草本。叶全部基生,叶莲座状:外部的叶有柄,内部的1-2.5cm,宽1-2cm,先端圆形,基部锲形,边缘具细圆齿,上面密被白色稀淡褐色绵毛。花葶2-4条,高7-12cm,有锈色柔毛;聚伞花序具5-12花;花萼钟状,5裂至近基部,裂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钝,外面被状,5裂至近基部,裂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钝,外面被淡褐色长柔毛,内面无毛,具3(-4)脉;花冠筒状,蓝色、紫蓝色,长约10mm,上唇2裂,下唇3裂,内面下唇一侧具髯毛和斑纹;雄蕊4,花丝呈弧状,有时卷曲,药室汇合,基部极叉开,退化雄蕊1;子房长圆形,长约2.3mm,花柱与子房街道工或稍长于子房,柱头头状,微凹。蒴果近长圆形,长1-2cm。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3600m的山坡林缘岩石上及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

性味味苦;辛;性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湿热;解疮毒;活血止痛。主湿热痹痛;疮疡肿毒;咽喉肿痛;赤白带下;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研末撒;或吹喉。

各家论述1.《云南中草药》:活血解毒,消肿止痛。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心悸,跌打损伤,刀伤,疮痈,顽癣。

2.《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除湿。治湿热痹症,腮腺炎,咽喉肿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铜钱麻黄

    药材名称铜钱麻黄拼音Tónɡ Qián Má Huánɡ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中国宿苞豆的根。全年可采。切段晒干。原形态攀援灌木。茎细弱,被白色

  • 楸叶

    《中药大辞典》:楸叶药材名称楸叶拼音Qiū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楸的叶片。性味《纲目》:"苦,小寒,无毒。"功能主治消肿拔毒,排脓生肌。治肿疡,发背,瘰疬

  • 轮叶八宝

    药材名称轮叶八宝拼音Lún Yè Bā Bǎo别名还魂草、打不死、轮叶景天、楼台还阳、酱子草、三角还阳、鸡眼睛、岩三七、胡豆七。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轮叶八宝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lot

  • 土牡蛎

    《中药大辞典》:土牡蛎药材名称土牡蛎拼音Tǔ Mǔ Lì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蚌科动物川南珠蚌的沉积贝壳。冬季水枯时,在河滩沙坝上收集,洗净泥沙,晒干。原形态贝壳2片,同形,呈长椭圆形,长

  • 厚壳树

    药材名称厚壳树别名大红茶、大岗茶、松杨、苦丁茶[广西南宁]来源紫草科厚壳树Ehretia thyrsiflora (Sieb. et Zucc.) Nakai[E. acuminata R. Brow

  • 鲛鱼皮

    药材名称鲛鱼皮拼音Jiāo Yú Pí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皮。性味①《别录》:"甘咸,无毒。"②《品汇精要》:"味

  • 侧子

    《中药大辞典》:侧子药材名称侧子拼音Cè Zǐ别名即子(《本经》),荝子(《说文》),荝(《太平御览》)。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子根之小者。性味辛,热,有毒。①《吴普本草》:

  • 车桑仔叶

    药材名称车桑仔叶拼音Chē Sānɡ Zǎi Yè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坡柳的叶。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坡柳,又名:铁扫把,明子柴、明油脂、炒米柴、毛乳、白石楝、溪柳。常

  • 覆盆子根

    《中药大辞典》:覆盆子根药材名称覆盆子根拼音Fù Pén Zi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掌叶覆盆子、插田泡等的根。功能主治治呕逆,目翳。复方①治胃气不和,呕逆不下食:覆盆

  • 咬人狗

    药材名称咬人狗拼音Yǎo Rén Gǒu别名刺晕、咬人猫出处《纲目拾遗》据《台湾府志》载:“咬人狗其木甚松,手掐之便长条迸起,可为火具。木高丈余,叶长大似烟叶,有毛刺,刺人入毛孔甚痒,搔之发红痛,一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