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芦竹笋

芦竹笋

《中药大辞典》:芦竹笋

药材名称芦竹笋

拼音Lú Zhú Sǔn

出处《重庆草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竹嫩苗

性味《重庆草药》:"味苦,性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治肺热吐血,骨蒸潮热,头晕,热淋,聤耳,牙痛。

①《分类草药性》:"笋汁治耳疼。"

②《岭南采药录》:"嫩笋捣烂能拔腐骨。"

③《重庆草药》:"清火解热,适用于多种烧热症侯。治骨蒸潮热,火牙痛,头晕,火淋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0.5~2两;捣汁或熬膏。外用:捣汁滴耳。

复方①治肺热吐血:芦竹笋一斤。捣取汁加白糖服。

②治中耳炎:芦竹笋捣汁加冰片滴耳心。

③治用脑过度,精神失常:芦竹笋熬膏加白糖服,每服一茶匙。(选方出《重庆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芦竹笋

药材名称芦竹笋

拼音Lú Zhú Sǔn

英文名Giantreed shoot

出处出自《重庆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芦竹的嫩苗。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undo donax L.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洗净,鲜用。

原形态芦竹,多年生草本。具根茎,须根粗壮。秆直立,高2-6m,径1-1.5cm,常具分枝。叶鞘较节间为长,无毛或其颈部具长柔毛,叶舌膜质,截平,长约1.5mm,先端具短细毛;叶片扁平,长30-60cm,宽2-5cm,嫩时表面及边缘微粗糙。圆锥花序较紧密,长30-60cm,分枝稠密,斜向上升,小穗含2-4花;颖披针形,长8-10mm,具3-5脉;外稃亦具3-5脉,中脉延伸成长1-2mm的短芒,背面中部以下密被略短于稃体的白柔毛,基盘长约0.5mm,内稃长约为外稃的一半。花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溪旁及屋边较潮湿的深厚的土壤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华南及江苏、浙江、湖南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主肺热吐血;骨蒸潮热;头晕;热淋;聤耳;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15-60g;或捣汁,或熬膏。外用:适量,捣汁滴耳。

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笋汁治耳疼。

2.《岭南采药录》:嫩笋捣烂能拔腐骨。

3.《重庆草药》:清火解热,适用于多种烧热症候。治骨蒸潮热,火牙痛,头晕,火淋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瓜霜

    药材名称黄瓜霜拼音Huánɡ Guā Shu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果皮和朱砂、芒硝混合制成的白色结晶性粉末。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mis satiuus L.采收和储藏:将成熟的

  • 貂尾

    《中药大辞典》:貂尾药材名称貂尾拼音Diāo Wěi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鼬科动物紫貂的尾或皮毛。原形态紫貂,又名:黑貂(《国策》),栗鼠(《尔雅翼)),貂鼠、松狗(《纲目》)。体长38~56厘米,尾

  • 下田菊

    药材名称下田菊拼音Xià Tián Jú别名白龙须[云南思茅]、水胡椒、风气草、汗苏麻来源为菊科下田菊属下田菊Adenostemma lavenia (L.) Kuntze,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

  • 荞麦七

    《中药大辞典》:荞麦七药材名称荞麦七拼音Qiáo Mài Qī别名白药子、石天荞(《陕西中草药》),红要子(《河南中草药手册》)。出处《陕西中药志》来源为蓼科植物翼蓼的块根。秋季采

  • 黄鳝藤根

    药材名称黄鳝藤根拼音Huánɡ Shàn Ténɡ Gēn别名熊柳根(《福建民间草药》),铁包金、土黄耆(《闽东本草》)。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鼠李科植物多花勾儿茶的根

  • 山藤藤秧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藤藤秧药材名称山藤藤秧拼音Shān Ténɡ Ténɡ Yānɡ别名野葡萄、山葡萄来源为葡萄科葡萄属植物黑水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以

  • 海非菜籽

    药材名称海非菜籽拼音Hǎi Fēi Cài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小麦冬科植物圆果水麦冬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glochin Maritimum L.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晒干。原形态圆

  • 金不换

    药材名称金不换拼音Jīn Bú Huàn别名独脚乌桕(《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石琴薯、山乌龟(《广西中草药》),地乌龟(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地不容(《文山中草药》)。出处广

  • 梅露

    药材名称梅露拼音Méi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花蕾(白梅花)的蒸馏液。功能主治①《百草镜》:"蒸露点茶,止渴生津,解暑涤烦。"②《纲目拾遗》:

  • 蓬蘽

    《中药大辞典》:蓬蘽药材名称蓬蘽拼音Pénɡ Lěi别名陵蘽、阴蘽(《别录》),割田藨(《纲目,),寒藨(《医林纂要》)。出处《本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的果实。秋季果熟时采收。性味甘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