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菩提树皮

菩提树皮

《中药大辞典》:菩提树皮

药材名称菩提树皮

拼音Pú Tí Shù Pí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橡树种植物南京椴树皮根皮

同属植物毛枝椴的树皮及根皮与本植物的药效相同,亦同等使用。

化学成分树皮含脂肪及蜡0.7%,果胶0.8%。

功能主治《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劳伤失力初起,用树皮或根半斤,水煎加红糖冲黄酒或烧酒,早、晚饭前分服。久咳,用根皮七至八钱,晒干,蜜炙,水煎饭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菩提树皮

药材名称菩提树皮

拼音Pú Tí Shù Pí

英文名Bark of Miquel Linden, Bark of Woollytwig Tuan Linden

别名小叶韧树皮、山桑皮。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 Maxim的树皮、根及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ilia miqueliana Maxim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集花阴干。

原形态南京椴 乔木,高20m。树皮灰白色;嫩枝有星状毛,顶芽卵形,被星状毛。单叶互生;叶柄长3-4cm,圆柱形,被茸毛;叶卵圆形,长9-12cm,宽7-9.5cm,先端急短尖,基部心形,整正或稍偏斜,上面无毛,下面被灰色或灰黄色星状茸毛,边缘有整齐锯齿;侧脉6-8对。聚伞花序长6-8cm,有花3-12朵,花序柄被灰色茸毛;花柄长8-12mm;苞片狭窄倒披针形,长8-12cm,宽1.5-2.5cm,两面有星状柔毛,初时较密,先端钝,基部狭窄,下部4-6cm与花序柄合生,有短柄,柄长2-3mm,有时无柄;萼片长5-6mm,被灰色毛;花瓣比萼片略长;退化雄蕊花瓣状,较短小;雄蕊比萼片稍短;子房有毛,花柱与花瓣平齐。果实球形,无梭,被星状柔毛,有小突起。花期7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沟等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广东等地。

性状同属植物毛枝椴的树皮及根皮与本植物的药效相同,亦同等使用。

化学成分皮含脂肪(fat),蜡(wax)及果胶(pectin)。

性味辛;温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补虚止咳;活血散瘀。主劳伤乏力;久咳;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4g。外用:适量,酒浸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见血清

    《全国中草药汇编》:见血清药材名称见血清拼音Jiàn Xuè Qīnɡ别名见血莲、矮胖儿、肉螃蟹、铁爬树来源为兰科羊耳兰属植物羊耳兰Liparis nervosa (Thunb.)

  • 《中药大辞典》:鷃药材名称鷃拼音Yàn别名鳸(《尔雅》),老扈(《左传》贾逵注),鴳雀(《尔雅》郭璞注),鷃雀(《禽经》),篱鷃(《禽经》注),田鸡、水鸡(《医林纂要》)。出处《本草拾遗》来

  • 都拉鸢尾

    药材名称都拉鸢尾别名都拉、扁竹兰来源鸢尾科都拉鸢尾Iris confusa Sealy.,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并解乌头、蕈类、食物中毒。

  • 大花列当

    药材名称大花列当拼音Dà Huā Liè D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四川列当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obanche megalantha H. Smith [O.aximia H.Sm

  • 巴山虎

    药材名称巴山虎拼音Bā Shān Hǔ别名金扣钮根(《陆川本草》),细钮扣根、扣子头(《南宁市药物志》),紫花茄根(《福建中草药》)。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茄科植物紫花茄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

  • 红活麻

    药材名称红活麻别名荨麻、火麻草来源荨麻科蝎子草属植物掌叶蝎子草Girardiana heterophylla Decne.和荨麻属植物湖北红活麻Urtica dentata Hand.-Mazz.,以

  • 拘那花

    《中药大辞典》:拘那花药材名称拘那花拼音Jū Nà Huā别名九芎(《台湾府志》),苞饭花(《植物名实图考》),九荆(《植物名汇》)。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拘那花的花或根。原

  • 片姜黄

    药材名称片姜黄英文名RHIZOMA WENYUJIN CONCISUM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 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

  • 标杆花

    药材名称标杆花拼音Biāo Gǎn Huā别名八百锤、千锤打、铜锤来源鸢尾科唐菖蒲属植物唐菖蒲Gladiolus gandavensis Van Houtte,以球茎入药。秋季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性

  • 鳟鱼

    《中药大辞典》:鳟鱼药材名称鳟鱼拼音Zūn Yú别名鮅(《尔雅》),赤眼鱼(《说文》),红目鳟(《脊椎动物分类学》)。出处《纲目》来源为鲤科动物赤眼鳟的肉。原形态体长,略呈圆筒状,后段稍侧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