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血水草

血水草

药材名称血水草

拼音Xuè Shuí Cǎo

别名水芋金腰带、一口血、小号筒、小绿号筒、水黄连、鸡爪莲、斗篷草、马蹄草、小羊儿、血水芋、一滴血、一点血、土黄连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血水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omecon chionantha Hance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集全草,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血水草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植株具红橙色汁液。根和根茎匍匐,黄色。茎紫绿色,有光泽。叶基生;叶柄细长,长10-30cm,基部具窄鞘;叶片卵圆状心形或圆心形,长5-26cm,宽5-20cm,先端急尖,基部耳垂状,长2-9cm,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有白粉,掌状脉5-7条,细脉网状,明显,边缘呈波状。花季灰绿色而略带紫红色,高20-40cm,有花3-5朵,排列成伞房状聚伞花序;苞片和小苞片卵状披针形,长0.2-lcm,先端渐尖;花萼2,盔状,长0.5-1.5cm,无毛,先端渐尖,基部合生,早落;花瓣4,白色,倒卵形,长1-2.5cm,宽0.7-1.8cm;雄蕊多数,花丝长0.5-0.7cm,花药长圆形,长约0.3cm,黄色;子房卵形或窄卵形,长0.5-1cm,无毛,花柱长0.3-0.5cm,柱头2裂。蒴果长椭圆形,长约2cm,直径约0.5cm,先端稍细小。花期3-6月,果期5-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2200m的山谷、溪边、林下阴湿肥沃地,常成片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寒;有小毒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血。主目赤肿痛;咽喉疼痛;口腔溃疡;疔疮肿毒;毒蛇咬伤;癣疮;湿疹;跌打损伤;腰痛;咳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30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或晒于研未调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龙刍

    《中药大辞典》:石龙刍药材名称石龙刍拼音Shí Lónɡ Chú别名龙须、草续断、龙珠(《本经》),龙蒭、龙鬓、龙木、草毒、龙华,悬菟(《吴普本草》),龙须草、缙云草(崔

  • 黄花远志

    药材名称黄花远志拼音Huánɡ Huā Yuǎn Zhì别名黄金卵、吊吊黄、黄花鸡骨(《江西草药》),鸡根、小荷苞、鸡肚子果、荷苞山桂花(《云南中草药》)。出处《江西草药》来源为远

  • 茵陈

    《中国药典》:茵陈药材名称茵陈拼音Yīn Chén英文名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别名绵茵陈、茵陈蒿、白蒿、绒蒿、猴子毛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

  • 苏铁果

    药材名称苏铁果拼音Sū Tiě Guǒ别名无漏子、无漏果、千年枣、万岁枣、海枣来源药材基源:为苏铁科植物苏铁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as revoluta Thunb.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

  • 过山龙

    《中药大辞典》:过山龙药材名称过山龙拼音Guò Shān Lónɡ别名羊葡萄蔓(《陕西中草药》),草葡萄(《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乌头叶蛇葡萄的根

  • 龙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骨药材名称龙骨拼音Lónɡ Gǔ别名五花龙骨来源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骼化石。性状药材可分为五花龙骨与龙骨两种:(1)五花龙骨: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

  • 地筋

    《中药大辞典》:地筋药材名称地筋拼音Dì Jīn别名菅根、土筋(《别录》),黄茅(《纲目》),毛针子草(《贵州草药》)。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黄茅的根或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黄茅,又名

  • 糯稻根须

    药材名称糯稻根须拼音Nuò Dào Gēn Xū别名稻根须(《药材资料汇编》),糯稻根(《江苏植药志》)。出处《本草再新》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糯稻)的根茎及根。稻子收割后采挖。除去

  • 光枝勾儿茶

    药材名称光枝勾儿茶别名铁包金[湖南]、光背勾儿茶来源鼠李科光枝勾儿茶Berchemia polyphylla Wall. var. leioclada Hand.-Mazz.,以地上部分、根入药。生境

  • 黄荆沥

    药材名称黄荆沥拼音Huánɡ Jīnɡ Lì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茎用火烧灼而流出的液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ex negundo L.原形态黄荆,直立灌木,植株高1-3m。小枝四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