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镰形棘豆

镰形棘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镰形棘豆

药材名称镰形棘豆

拼音Lián Xínɡ Jí Dòu

别名大夏[藏名]

来源豆科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 Bunge,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生肌疗疮。主治高热,便血,红白痢疾,炭疽。外用治刀伤。

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镰形棘豆

药材名称镰形棘豆

拼音Lián Xínɡ Jí Dòu

别名达哈(藏名)

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豆科植物镰形棘豆全草。7~8月采挖全草,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植株有粘性。茎极短。羽状复叶,长7~15厘米;叶轴密生长柔毛;托叶有密长柔毛和腺体,下半部与叶柄连合;小叶25~45,对生或互生,少有4片轮生,条状披针形,长5~12毫米,宽1~4毫米,密生腺体和长柔毛。花多数,排成近头状的总状花序;总花梗与叶近等长;花萼筒状,长约18毫米,有密长柔毛和腺体,萼齿披针形,长约4~5毫米;花冠紫红色,旗瓣倒披针形,长约25毫米,龙骨瓣有长约2毫米的喙。荚果长2.5~3.5厘米,宽6~8毫米,微弯成镰刀状,稍膨胀,有腺体和白色短柔毛。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地、砂土和河滩上。分布甘肃、青海、新疆、四川等地。

性味辛,寒,有毒。

归经入肺、脾经。

功能主治①治流感,扁桃体炎,痈疽肿毒,麻风。(性味以下出《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②《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清热解毒,生肌疗疮。治高烧,便血,红白痢疾,炭疽。外用可治刀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研末撒。

注意《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孕妇禁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赤杨

    《中药大辞典》:赤杨药材名称赤杨拼音Chì Yánɡ别名木拨树、木瓜树、水冬果出处《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来源为桦木科植物赤杨的嫩枝叶及树皮。春、秋采收。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0

  • 青蟹

    药材名称青蟹拼音Qīnɡ Xiè英文名Young Crab别名朝蟹、膏蟹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梭子蟹科动物锯缘青蟹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ylla serrata (

  • 山水芹菜

    药材名称山水芹菜拼音Shān Shuǐ Qín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大齿山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tericum grosserratrm(Maxim.)Kitag.[Angeli

  • 猪蹄甲

    《中药大辞典》:猪蹄甲药材名称猪蹄甲拼音Zhū Tí Jiǎ别名猪悬蹄(《本经》),猪悬蹄甲(《千金·食治》),猪蹄合子(《圣济总录》),猪爪甲(《普济方》),猪退(《纲目》)。出

  • 橙皮

    《中药大辞典》:橙皮药材名称橙皮拼音Chénɡ Pí别名黄果皮、理陈皮(《滇南本草》)。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甜橙的果皮。冬季或春初,收集剥下的果皮,晒干或烘干。性状完

  • 石荠苎

    《中药大辞典》:石荠苎药材名称石荠苎拼音Shí Qí Zhù别名鬼香油(《纲目拾遗》),小鱼仙草(《植物名实图考》),香茹草,野荆芥、痱子草(《分类草药性》),土荆芥、野

  • 三头灯心草

    药材名称三头灯心草来源灯心草科三头灯心草Juncus triceps Rostk.,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清热利尿。主治热病烦渴,喉炎,咳嗽,小儿烦躁,多啼。用法用量1~3钱。

  • 火焰子

    《中药大辞典》:火焰子药材名称火焰子拼音Huǒ Yàn Zǐ别名蔓乌药、羊角七(《陕西中草药》),草乌(《宁夏中草药手册》)。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种植物松潘乌头的块根。秋季采挖,去净

  • 小草寇

    药材名称小草寇拼音Xiǎo Cǎo Kòu英文名Small Galangal别名直穗山姜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种植物小草寇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pinia henryi

  • 水葫芦苗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葫芦苗药材名称水葫芦苗拼音Shuǐ Hú Lu Miáo来源毛茛科水葫芦苗Halerpestes sarmentosus (Adans)Komar.,以全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