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黄水枝

黄水枝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水枝

药材名称黄水枝

拼音Huánɡ Shuǐ Zhī

别名博落、虎耳草[陕西]

来源耳草科黄水枝属植物黄水枝Tiarella polyphylla D. Don,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晒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痈疖肿毒,跌打损伤,肝炎,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2~3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黄水枝

药材名称黄水枝

拼音Huánɡ Shuǐ Zhī

别名博落(《四川中药志》)。

出处《四川武隆药植图志》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黄水枝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2~44厘米。根状茎横走,黄褐色,具鳞片。茎有纵沟,绿色,被白色柔毛。基生叶心脏形至卵圆形,为不明显的3~5裂,长约8厘米,宽约7.5厘米,先端钝,具不整齐的钝锯齿,齿端有刺,边缘有腺毛,基部心脏形,上面绿色,有白色腺毛;叶柄细,长5~15厘米,疏生长刚毛及短腺毛;茎生叶互生,2~3枚,叶较小而柄短,叶脉掌状5出,较明显,黄褐色。总状花序顶生,直立,长达17厘米,密生短腺毛;苞片小,钻形;花小,白色,每节2~4朵;萼5裂,三角形;花瓣小,线形;雄蕊10,较花冠长;雌蕊1,子房1室。蒴果有2角。种子数颗。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于林边、路旁或阴湿的石壁上。分布我国中部至西南部。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无毒。"

功能主治①《四川武隆药植图志》:"治耳聋,气喘。"

②《四川中药志》:"散寒表汗,活血去瘀。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或浸酒。

复方治咳嗽气喘:鲜黄水枝一两,芫荽四至五钱,水煎冲红糖。每日早晚饭前各服-次,忌食酸辣、萝卜菜。(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水枝

药材名称黄水枝

拼音Huánɡ Shuǐ Zhī

英文名Herb of Himalayan Foamflower

别名博落、高脚铜告牌、紫背金钱、虎耳草防风

出处出自《四川武隆药植图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黄水枝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iarella polyphylla D.Don

原形态黄水枝 多年生草本,高22-44cm。根茎横生,黄褐色,具鳞片,直径3-6mm。茎不分枝,有纵沟,绿色,被白色柔毛。基生叶心形至卵圆形,长3-8.5cm,宽2.5-11cm,先端急尖,基部心脏形,边缘有腺毛和不整齐的钝锯齿,齿端有刺,上面绿色,被白色腺毛;叶柄长18cm,有伸展的长柔毛或腺毛;茎生叶互生,2-3枚,叶较小而柄短,叶脉掌状5出,较明显,黄褐色。总状花序顶生,直立,长8-25cm,密生短腺毛;苞片小,钻形;花梗长约10mm;花萼白色,钟形,裂片5,三角形,先端急尖;无花瓣;雄蕊10,较花冠长;花丝钻形;雌蕊1,心皮2,不等大,下部合生,子房上位,1室,花柱2。蒴果有2角。种子多数。花、果期4-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80-3800m之林下、灌丛和阴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台湾、广东、广西、西藏等地。

性状根茎细圆柱形,直径3-6mm。表面褐色,具多数黄褐色鳞片及须根。茎细,圆柱形,有纵沟纹,长22-44,直径3-6mm,灰绿色,被白色柔毛。叶多破碎,基生叶卵圆形或心形,长2-8cm,宽2.2-11cm,先端急尖,基部心形,边缘具不整齐钝锯齿和腺毛,上面疏被腺毛,叶柄长5-15cm,被长柔毛和腺毛;茎生叶较小,掌状脉5出,较明显,叶柄短。有时可见枝端有总状花序,密生腺毛,有的可见蒴果,长约1cm,具2角。气微,味苦。

药理作用甲醇提取物对人血浆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较强,表现出大于80%的抑制活性。

性味苦;寒;无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主疮疖,无名肿痛,咳嗽,气喘,肝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捣烂

复方治咳嗽气喘: 鲜黄水枝一两,芫荽四至五钱,水煎冲红糖。每日早晚饭前各服一次,忌食酸辣、萝卜菜。(江西《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1.《四川武隆药植图志》:治耳聋,气喘。

2.《四川中药志》:散寒表汗,活血去瘀。治跌打损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药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药子药材名称白药子拼音Bái Yào Zǐ别名白药脂、盘花地不容、山乌龟、金线吊乌龟[广东、湖南]、金线吊葫芦[江西]、金丝吊鳖来源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头花千

  • 野豇豆

    药材名称野豇豆拼音Yě Jiānɡ Dòu别名野马豆、山豆根、山马豆、山土瓜来源豆科豇豆属植物野豇豆Vigna vexillata (L.)Benth.,以根入药。秋季采,洗净晒干。性味苦,

  • 珍珠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珍珠菜药材名称珍珠菜拼音Zhēn Zhū Cài别名红丝毛、过路红、阉鸡尾、活血莲、红根草、红梗草、赤脚草、狼尾巴花、狼尾珍珠菜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珍珠菜Lysimac

  • 美丽胡枝子花

    药材名称美丽胡枝子花拼音Měi Lì Hú Zhī Zǐ Huā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美丽胡枝子的花。秋季采收。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治肺热咳血,便血。用法用量内

  • 苦丁茶

    《中药大辞典》:苦丁茶药材名称苦丁茶拼音Kǔ Dīnɡ Chá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主要为冬青科植物枸骨和大叶冬青的叶。原形态①枸骨,详"枸骨叶"条。②大叶冬青,又名:波罗

  • 雕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雕骨药材名称雕骨拼音Diāo Gǔ别名鹰骨来源隼形目秃鹫Aegypius spp.;鹰Accipiter spp.;金雕Aquila chrysaetos (L.);海雕Halia

  • 冰草

    药材名称冰草拼音Bī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赖草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ynus secalinus (Gcorgi)Tzvel.[Triticum secalinum Ge

  • 芸香

    药材名称芸香拼音Yún Xiānɡ别名臭草来源芸香科芸香属植物芸香Ruta graveolens 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阴干或鲜用。性味辛、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用

  • 银毛委陵菜

    药材名称银毛委陵菜别名管仲[云南]、白地榆、地槟榔、翻白叶、翻白草、西南委陵菜来源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银毛委陵菜Potentilla fulgens Wall.,以根入药。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

  • 变叶美登木

    药材名称变叶美登木拼音Biàn Yè Měi Dēnɡ Mù英文名Variable-leaved Mayten别名变叶裸实、刺仔木、咬眼刺(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