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姜附散

姜附散

《魏氏家藏方》卷五:姜附散

药方名称姜附散

处方附子7钱,生姜1斤,胡椒半两,丁香半两(研末,不见火)。

制法生姜1斤(肥者),取自然汁,同附子入砂器内,慢火煮,候附子化为糊,须不住用匙搅动,恐焦,直至姜汁煮耗尽,约7分取出,挑入银器内,四面摊开,顿重汤上,时复搅转,重摊过,候药9分干,可以捻不粘缀手,尽取出,捻成小饼子,顿在筛子内,或晒或焙干,碾为细末,再入胡椒丁香末。

功能主治脾虚胃寒。

用法用量空心米饮调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五

《赤水玄珠》卷四:姜附散

药方名称姜附散

处方附子1斤,生姜3斤。

制法生姜捣汁,浸香附1宿,晒干再浸,再晒,以姜汁尽为度,为末。

功能主治膈气不通,胸膈间结块,大如拳,坚如石,呕吐恶心,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调下。

摘录《赤水玄珠》卷四

圣济总录》卷七十五:姜附散

药方名称姜附散

处方干姜(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诃黎勒(煨,去皮)1两,龙骨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脏寒,下痢白脓,心腹疠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煎乌梅汤空心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外台》卷二十五引《张文仲方》:姜附散

药方名称姜附散

处方干姜附子(炮)、皂荚(炙,去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青下,白下。

用法用量饮服方寸匕。不过再服即愈。亦可丸服。

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张文仲方》

猜你喜欢

  • 止血定痛散

    药方名称止血定痛散处方生南星6克 生大黄9克降香末9克蒲黄炭4.5克血竭6克 煅龙骨6克黄连4.5克儿茶4.5克棉花炭9克 陈石灰9克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治外伤出血。用法用量每次用少许,掺患处。摘录《

  • 干漆丸

    《普济方》卷三八三:干漆丸药方名称干漆丸处方陈粳米1合(炒过,去火毒),黄连(去须)1两(锉,炒,放冷,出火毒),陈橘皮(去白)半两,干漆1分(炒去烟,出火毒,存性)。制法上为末,猪胆汁煮面糊为丸,如

  • 子芩汤

    药方名称子芩汤处方子芩3.6克知母女萎各1.8克竹叶(切)2.4克黄柏甘草(炙)各1.2克制法上六味,切。功能主治治小儿热痢。用法用量以水200毫升,煮取100毫升,分服。摘录《外科秘要》卷三十六引《

  • 安胎补火汤

    药方名称安胎补火汤处方大熟地5钱(净西砂仁末1钱2分同捣烂),北枸杞3钱,菟丝饼2钱,正关鹿膏3钱(牡蛎粉拌炒),破故脂3钱(盐水炒),川续断2钱(酒炒),白归身3钱(酒炒,大便溏者用土炒),正川芎1

  • 沉香煎丸

    《普济方》卷三二七:沉香煎丸药方名称沉香煎丸处方丁香1两,南木香半两,诃子肉5钱,肉豆蔻5钱,陈皮5钱,甘草5钱,人参(去芦)5钱,胡椒5钱,青皮5钱,生姜屑5钱,白豆蔻5钱半,缩砂仁5钱半,槟榔5钱

  • 咳喘止血汤

    药方名称咳喘止血汤处方生地25克,功劳叶25克,仙鹤草25克,百部草25克,白芨15克,百合50克,天冬25克,沙参20克,煅花蕊石20克,秋石10克,三七粉7.5克(分3次冲服)。功能主治养阴清肺宁

  • 光明丹

    《医学正传》卷五:光明丹药方名称光明丹处方白炉甘石30克(以黄连15克煎浓汁,滤去滓,用炭火煅炉甘石通红,淬黄连汁内,如此者七次。研)辰砂3克硼砂6克轻粉1.5克 片脑0.9~1.5克麝香0.3克制法

  • 赤小豆

    药方名称赤小豆处方赤小豆、青黛各30克,大黄15克。制法共研细末,鸡蛋清调成糊状。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79例,经1-3天治疗均痊愈。用法用量涂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摘录《外治方》

  • 大黄朴消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大黄朴消汤药方名称大黄朴消汤处方大黄牛膝各15克朴消牡丹甘草紫菀各9克(千金翼作紫葳)代赭10克桃仁虻虫水蛭干姜细辛芒消各6克 麻仁10克制法上十四味,哎咀。功能主治主妇人经年月

  • 大贯众平胃散

    药方名称大贯众平胃散处方贯众、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妇人阴中生虫,痛痒不定。用法用量每服2钱,熟煮猪肝拌药末,入阴户内。数日愈。摘录《医统》卷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