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苍梧道士陈元膏

苍梧道士陈元膏

《千金》卷七引《胡洽方》:苍梧道士陈元膏

药方名称苍梧道士陈元膏

处方当归1两,细辛1两,桂心5寸,天雄30枚,生地黄3斤,白芷1两半,川芎1两,丹砂2两,干姜10累,乌头3两,松脂8两,猪肪10斤,人参3两,防风3两,附子30枚,雄黄2两。

制法上(口父)咀。以地黄汁渍药1宿,煎猪肪去滓,纳药煎15沸,去滓,纳丹砂末熟搅。

功能主治一切风湿骨肉疼痹。

用法用量用火炙手摩病上,日1000愈。

摘录《千金》卷七引《胡洽方》

《肘后方》卷八:苍梧道士陈元膏

药方名称苍梧道士陈元膏

别名陈元膏

处方当归3两,天雄3两,乌头3两,细辛2两,川芎2两,朱砂2两,干姜2两半,附子2两半,雄黄2两半,桂心1两,白芷1两,松脂8两,生地黄2斤(绞取汁)。

制法上药别捣雄黄朱砂为末,余(口父)咀,以酽苦酒3升,合地黄渍药一宿,取猪脂8斤,微火煎15沸,白芷黄为度,绞去滓,纳雄黄朱砂末,搅令稠和,密器贮之。

功能主治心腹积聚,四肢痹躄,举体风残。胸肋背痛、肋下积聚如杯,脐旁气如手,腹切痛,时引背痛,月经内塞,无子数年,风瘙肿起累累如大豆,脚膝冷痛,头项痛,寒热瘰疬,面目黎黑消瘦,内外诸风及腹中积聚。

用法用量陈元膏(《外台》卷三十一引《崔氏方》)。原书云,有人若胸肋背痛,服之七日,所下状如鸡子汁者三升,即愈。又有人若胁下积聚如杯,摩药十五日即愈。又有人若脐旁气如手,药摩之,去瓜中黄瓤者升许,即愈。有人患腹切痛,时引背痛数年,以膏摩之,下如虫者三十枚即愈。又有妇人若月经内塞,无子数年,膏摩少腹,并服如杏子一枚,十日下崩血二升,即愈,其年便有子。又疗风瘙肿起累累如大豆,以膏摩之,五日即愈。老少患脚膝冷痛,摩之五日便愈。又有人若头项痛、寒热瘰疬,摩头及病上,即愈。又有人患面目黧黑消瘦,是心腹中病,服药下如酒糟者一升余,即愈。内外诸风及腹中积聚,可服之,病无不愈。所疗人无数,不可悉记。

摘录《肘后方》卷八

《千金》卷七:苍梧道士陈元膏

药方名称苍梧道士陈元膏

别名陈元膏

处方当归1两,细辛1两,桂心5寸,天雄30枚,生地黄3斤,白芷1两半,川芎1两,丹砂2两,干姜10累,乌头3两,松脂8两,猪肪10斤。

制法上(口父)咀。以地黄汁渍药一宿,煎猪肪去滓,纳药煎15沸去滓,纳丹砂末熟搅。

功能主治一切风湿骨肉疼痹。

用法用量陈元膏(《鸡峰》卷四)。

摘录《千金》卷七

猜你喜欢

  • 安胎主膏

    药方名称安胎主膏处方党参2两,酒当归2两,熟地3两,酒条芩1两半,淮药1两半,白术1两半,酒川芎5钱,酒芍5钱,陈皮5钱,苏梗5钱,香附5钱,杜仲5钱,续断5钱,贝母5钱(一方加黄耆1两,生地1两)。

  • 二圣汤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二圣汤药方名称二圣汤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大黄(锉,炒)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久心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酒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 本药

    药方名称本药处方川乌1钱,草乌1钱(焙),淮乌1钱(焙),乌头1钱(焙),龙骨1钱(煅),象牙1钱(焙),青黛1钱,血竭5分,梅片5分,银花生5分,炙5分,硼砂1钱,珍珠5分,乳香5分,没药5分,青鱼

  • 换肌消毒散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换肌消毒散药方名称换肌消毒散别名萆薢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处方土茯苓15克当归(酒洗)白芷皂角刺薏苡仁各4.5克白鲜皮木瓜(不犯铁器)金银花木通各3克甘草1.5克功

  • 黑姜散

    《仙拈集》卷一:黑姜散药方名称黑姜散处方干姜(烧黑存性)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脾胃有寒,下痢赤白。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米饮送下。摘录《仙拈集》卷一《仙拈集》卷一:黑姜散药方名称黑姜散处方大块鲜姜10

  • 白乳汤

    药方名称白乳汤处方薯蓣5两,干姜少许,杏仁2两,甘草1两,白芷3分。制法上为细末,不入干姜亦得。功能主治消化酒食。主酒病。用法用量每服1钱,入盐少许点下。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六五引《御医撮要》

  • 葛根解毒汤

    《麻科活人》卷二:葛根解毒汤药方名称葛根解毒汤处方葛根、荆芥、前胡、牛蒡子、防风、连翘、淡竹叶、人参、柴胡、桔梗、赤芍药、羌活、升麻、甘草。功能主治辛平发散。主麻疹,值时令时寒时暖。用法用量水煎服。摘

  • 灵丹

    药方名称灵丹处方防风2钱5分,北细辛2钱5分,黄芩2钱5分,石膏2钱5分,元参2钱5分,羌活2钱5分,荆芥2钱5分,小生地2钱5分,连翘2钱5分,黄柏2钱5分,甘草2钱5分,白芷2钱5分,白菊花2钱5

  • 寒凉降火汤

    药方名称寒凉降火汤处方生地、黄芩、黄连、山栀、石膏、花粉、杏仁、苏子、生甘草。功能主治寒凉降火清润。主疹因热火抑而不通,口唇破裂,二便不通,昏沉壮热,或身体胀痛,多发喘促,(鼻勾)(鼻合)痰鸣。摘录《

  • 百御丸

    药方名称百御丸处方真茅术20两(米泔浸,米拌抄),甘草20两(生、炙各半),半夏20两(姜制),云茯苓20两,白扁豆10两(炒),厚朴10两(姜汁炒),麦芽10两(炒),香附10两(制),山楂炭10两